为什么会出现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形成与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等机制相关,不同机制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致静水压增高,结核性胸膜炎等致通透性增加,肝硬化等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恶性肿瘤侵犯胸膜等致淋巴回流受阻均可引发胸腔积液。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机制:正常情况下,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约为30mmHg,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有效滤过压约为5mmHg,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当某些原因导致静水压增高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超过胶体渗透压,过多液体滤出形成胸腔积液。据相关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约有30%-40%会出现胸腔积液。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也可能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引发胸腔积液。例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随着病情进展,心功能受损,易出现胸腔积液。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该机制引发胸腔积液,但不同性别基础疾病发生率可能有差异,如男性冠心病发生率相对较高,若因冠心病引发心力衰竭导致静水压增高,男性可能相对更易出现相关胸腔积液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进而引起心功能不全,也会使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出现胸腔积液。
病史: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发生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导致胸腔积液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机制:当胸膜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时,炎症介质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等成分渗出到胸膜腔。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例,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胸膜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等大量进入胸腔形成积液。研究表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蛋白含量往往较高,多在30g/L以上。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结核性胸膜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因自身免疫等因素与成人有差异,病情发展可能有不同特点。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结核性胸膜炎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胸腔积液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性别因素:无明显特定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对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可能因激素等因素有一定差异,不过总体对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胸腔积液的影响不显著。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肺部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肺炎旁胸腔积液,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易引发肺部感染,进而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病史:有肺部感染病史,尤其是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发生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增大。
三、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机制: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维持,当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时,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例如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减退,同时门脉高压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使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促使液体从血管内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腔积液。一般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就容易出现胶体渗透压降低相关的胸腔积液。
年龄因素:儿童肾病综合征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合成蛋白等功能与成人有差异,病情变化可能更快。老年人肝硬化等疾病相对多见,因年龄相关的肝脏、肾脏等功能衰退,更易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胸腔积液。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该机制引发胸腔积液,但不同性别基础疾病发生率不同,如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较多,若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肾病综合征等进而影响胶体渗透压,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不显著。
生活方式:长期酗酒的人容易患肝硬化,进而影响白蛋白合成,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胸腔积液。
病史: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或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病史的患者,发生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胸腔积液的风险较高。
四、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机制:壁层胸膜淋巴回流系统可清除胸腔内的液体和蛋白质等。当淋巴回流受阻时,如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导致淋巴管阻塞,液体和蛋白等在胸腔内积聚形成胸腔积液。例如肺癌转移至胸膜时,肿瘤细胞可阻塞淋巴管,使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引发胸腔积液。
年龄因素:老年人患恶性肿瘤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因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胸腔积液的情况相对较多。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相对少见,但也有个别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可能引发此情况。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该机制引发胸腔积液,但不同性别好发的恶性肿瘤类型有差异,如男性肺癌相对多见,女性乳腺癌相对多见,这可能导致不同性别因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引发胸腔积液的具体肿瘤类型不同。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肺癌的几率较高,更易因肺癌转移至胸膜导致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出现胸腔积液。
病史: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肿瘤出现胸膜转移的情况,发生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胸腔积液的风险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