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一部分,中老年人易患且近年有年轻化趋势,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相关,病理致脑供血减少或引发脑梗死等,早期症状易忽视,进展期有多种症状,可通过影像学、血液检查诊断,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预防与管理
一、定义
脑动脉硬化是指脑动脉管壁因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等原因,导致血管壁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它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二、病因及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脑动脉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男性在更年期前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女性,更年期后女性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2.生活方式
饮食:长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重要诱因。例如,过多摄入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会使血液中脂质成分升高,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促进脑动脉硬化的形成。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程。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身体代谢减缓,血脂、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容易出现异常,增加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几率。
3.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增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脂质沉积和动脉硬化的发展。据相关研究,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概率比血压正常者高得多。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升高,会在血管壁逐渐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脑动脉管壁硬化、管腔狭窄。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代谢紊乱,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速度往往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快。
三、病理生理变化
脑动脉硬化时,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管腔逐渐狭窄。这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如果狭窄严重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还可能引发脑梗死等严重脑血管事件。例如,当供应脑部某一区域的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该区域的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
四、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人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中,可能会误以为是工作劳累等原因引起。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视力模糊,行走不稳等症状。如果影响到脑部重要功能区域,还可能出现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脑梗死,出现突发的一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危急症状。
五、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以发现脑部是否有梗死灶、脑萎缩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脑动脉硬化相关的病变,但对于早期脑动脉硬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头颅MRI:对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更敏感,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情况、脑组织缺血缺氧改变等,可发现早期的微小病变。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脑动脉的形态、狭窄部位、程度等,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
2.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检测。如果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提示存在脑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
六、预防与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肥肉、油炸食品等的摄取,多吃芹菜、苹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每周进行2-3次的抗阻运动,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力量练习等,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减少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基础疾病控制
高血压: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高血脂: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和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同时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辅助控制血脂,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达到正常范围。
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使血糖水平稳定在合理范围,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预防更要注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危险因素。在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头痛、头晕等不适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风险更高,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血管内皮,定期检查眼底、足部等血管相关情况,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同时预防脑动脉硬化。
有家族史人群:有脑动脉硬化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没有出现症状,也应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