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基础心脏疾病方面,冠心病会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衰,心肌梗死因心肌坏死破坏心脏结构功能易致心衰,心肌病里扩张型心肌病与遗传、感染等有关,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室舒张受限,限制型心肌病由心肌僵硬等引起;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过重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容量负荷过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他因素有感染、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一、基础心脏疾病相关
1.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得心肌供血不足。长期的心肌缺血会逐渐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心力衰竭。例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约有半数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是由冠心病所引起,冠心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心肌梗死等情况发生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受到明显损害,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2.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组织因缺血坏死,会直接破坏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坏死的心肌无法像正常心肌那样有效地收缩和舒张,心脏的泵血功能急剧下降,从而容易引发心力衰竭。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就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并发症,且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越高。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其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影响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感染如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心肌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心肌重塑,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引发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点,可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肥厚的心肌使心室腔变小,影响心室的充盈,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尤其是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心脏的负担加重,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限制型心肌病:心室舒张充盈受限,主要是由于心肌僵硬增加,心室扩张受限。病因可能与心脏浸润性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例如,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可导致心肌组织被异常物质浸润,使心肌的弹性和舒张功能受损,从而引发限制型心肌病并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
二、心脏负荷过重相关
1.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左心室需要克服增高的血压来射血,久而久之,左心室会发生代偿性肥厚。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左心室肥厚会逐渐发展为心室扩张,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左心室射血时面临的阻力增大,为了将血液泵出,左心室必须加强收缩力,从而引起左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左心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临床中,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着瓣口狭窄程度的加重,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逐渐升高。
2.容量负荷过重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在收缩期不仅要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还要将一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导致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增加。长期的容量负荷过重会使左心室逐渐扩大,收缩功能减退,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有研究表明,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相当比例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且病情进展速度与反流程度密切相关。
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右心室在收缩期的血液会反流回右心房,使右心室的容量负荷增加。长期的容量负荷过重会导致右心室扩大和功能受损,最终可引起右心衰竭,而右心衰竭进一步也可能影响左心功能,导致全心衰竭。
三、其他因素相关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可通过发热、心率加快等因素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可直接损害心肌,引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例如,在冬季等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心力衰竭患者因感染而病情加重的情况较为常见。
2.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使心脏的正常节律紊乱,心室率过快或过慢,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同时心室率过快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影响心室充盈,长期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统计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3.妊娠和分娩:妊娠和分娩期女性的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孕期血容量增加,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需求,分娩时的用力等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对于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女性,妊娠和分娩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基础的女性在妊娠后期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
4.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会使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情绪激动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作风险。
5.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和收缩功能,从而诱发心力衰竭。例如,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