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症状有发热(体温可达38℃及以上,部分严重者达39℃40℃)、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白带异常(量多、稀薄、色淡黄或带血丝、有异味)、月经异常(周期紊乱、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乏力、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有胃肠道症状;慢性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或隐痛(劳累等后加重)、白带增多(淡黄色、稀薄)、月经异常(周期规律但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及盆腔区域疼痛。特殊人群中,孕期女性患此炎症可致胎膜早破等,不能自行用药;绝经后女性患病要排查子宫内膜癌;青少年女性症状易被忽视,治疗关注对生长发育影响;有妇科手术史女性术后易感染,需做好护理;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患病,治疗相对复杂。
一、急性子宫内膜炎症状
1.发热:体温可升高,一般在38℃甚至更高,部分严重患者体温可达39℃40℃。发热是身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表明炎症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约60%80%的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
2.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为隐痛,重者疼痛剧烈,甚至影响日常活动。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引发的疼痛感觉。疼痛在活动或性交后可能会加重。如对一组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观察发现,9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
3.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质地可能变得稀薄,颜色可呈淡黄色或伴有血丝,同时可能出现异味,如臭味,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分泌物增多以及细菌滋生分解产生的气味。临床统计显示,约70%的患者会有白带异常表现。
4.月经异常:月经周期可能紊乱,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子宫内膜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脱落过程。例如,有的患者月经量较以往增多12倍,经期从原本的57天延长至1014天。在一些研究中,约40%50%的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症状。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寒战等全身性症状,这是炎症引发的全身反应。长期患病还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消瘦等,因为炎症消耗身体能量,影响营养吸收。另外,在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是炎症刺激腹膜或引起全身感染,波及胃肠道导致的。
二、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状
1.下腹坠胀或隐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呈间歇性发作,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这种疼痛产生的原因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处于充血、粘连状态。临床观察发现,约80%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存在下腹坠胀或隐痛症状。
2.白带增多:白带一般呈淡黄色,质地较稀薄,量相对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增加不那么明显,但长期存在。这是慢性炎症持续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所致。
3.月经异常:月经周期基本规律,但月经量可能有所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经期延长现象,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内膜正常的修复和脱落。在相关研究中,约30%40%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有月经异常表现。
4.不孕: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干扰胚胎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环境,从而导致不孕。有研究表明,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10%20%是由慢性子宫内膜炎引起。
5.盆腔区域疼痛:除下腹坠胀隐痛外,有些患者可能感觉整个盆腔区域都有不适感,这是因为炎症长期存在,可能蔓延至盆腔其他组织,引起盆腔整体的慢性疼痛。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期女性:孕期患子宫内膜炎风险较高,炎症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流产等严重后果。孕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且子宫内环境特殊,细菌容易滋生。若孕期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能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例如,某些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可能有致畸风险。孕期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医生会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和子宫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易患子宫内膜炎。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警惕子宫内膜炎同时,还需排查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因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或异常分泌物,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表现,而子宫内膜炎与之症状有一定相似性,需进行详细检查鉴别。
3.青少年女性:青少年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若出现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因羞于启齿或误以为是青春期正常现象而延误病情。且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医生会尽量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外阴清洁等。
4.有妇科手术史女性:如人工流产、刮宫术、剖宫产等,手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感染风险。术后若出现发热、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炎。此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如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生活一段时间等,以降低感染几率。若发生感染,治疗要积极,避免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5.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艾滋病患者等。这类人群本身抵抗力差,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子宫内膜炎。平时应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且治疗过程可能相对复杂,因为免疫力低下可能影响炎症的控制和身体的恢复,医生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