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心脏跳动节律异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异位心律等类型,发生机制与起搏点和传导异常有关,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评估,生理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心律不齐需针对基础疾病治疗、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如射频消融术等。
一、心律不齐的定义
心律不齐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出现异常,正常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且协调的,而心律不齐时心脏跳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等情况。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而心律不齐时,心脏的起搏或传导可能出现问题。
二、心律不齐的分类及相关表现
(一)窦性心律不齐
1.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
多见于青少年,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对健康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呼吸时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窦房结的节律,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与他们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关。
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可能与某些心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有关,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此时除了心律不齐外,可能还会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二)异位心律
1.房性早搏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大量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见于患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的人群。患者可能感觉心跳有提前的搏动,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会有心悸、心跳暂停感等。
2.室性早搏
常见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见于健康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情况下。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尤其是本身就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室性早搏可能会加重病情。
3.心房颤动
多见于老年人,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律绝对不规则,心跳快慢不一,可能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长期心房颤动还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的风险,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风险因素,因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因血栓脱落而发生脑卒中。
三、心律不齐的发生机制
(一)起搏点异常
正常起搏点是窦房结,当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的起搏点(如心房、心室等部位的异位起搏点)时,就会导致心律不齐。例如,某些病理因素可能影响窦房结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从而改变其自律性,引发窦性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
(二)传导异常
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问题,如传导阻滞等情况,也会导致心律不齐。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任何一个部位的传导障碍都可能打乱正常的心跳节律。例如,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的激动不能正常传导至心室,就会出现心律不齐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心脏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如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并发房室传导阻滞。
四、心律不齐的评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
是诊断心律不齐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通过分析心电图上P波、QRS波群等的形态、频率和节律等,能够明确是否存在心律不齐以及心律不齐的类型。例如,对于窦性心律不齐,可以观察到P波的节律与呼吸相关的变化;对于早搏等情况,可以看到提前出现的异常P波或QRS波群。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心电图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的心电图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如儿童的心率相对较快等,在解读儿童心电图时需要考虑其年龄因素。
(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
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能够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短暂性心律不齐情况。对于一些症状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患者偶尔出现心悸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未捕捉到异常,通过动态心电图可能会发现是阵发性的早搏或短阵的心房颤动等情况。
五、心律不齐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心律不齐的处理
对于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如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等。青少年人群应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以维持自主神经功能的稳定。
(二)病理性心律不齐的处理
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心律不齐是由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或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首先需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房颤动,积极控制甲状腺功能,心房颤动可能会有所改善。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根据心律不齐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例如,对于室性早搏,常用的药物有美西律等,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非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不齐,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心房颤动,可能需要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术等。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内,破坏异常的起搏点或传导途径,从而达到治疗心律不齐的目的。但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收益需要综合评估,尤其是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