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什么意思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异常视觉经验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发病与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相关;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立体视觉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诊断需视力、屈光、眼位、眼底检查;治疗要去除病因、遮盖治疗、视觉训练;儿童、婴幼儿、特殊病史儿童是高危人群,需早期发现、诊断、治疗。
一、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视觉发育关键期:人类视觉系统有特定的视觉发育关键期,一般认为出生后至3-6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眼睛不能接收到正常清晰的视觉刺激,就可能影响视觉中枢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弱视。例如,婴儿如果存在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会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使得视网膜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影响视觉发育,容易引发弱视。
异常视觉经验
单眼斜视:当发生单眼斜视时,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大脑会抑制斜视眼的视觉输入,长期如此,斜视眼的视觉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弱视。比如,有些儿童出生后就存在间歇性斜视,没有及时矫正,随着年龄增长,斜视眼的视力就会逐渐下降,发展为弱视。
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时,大脑接收来自双眼的物像清晰度不同,会选择保留清晰眼的视觉输入,而抑制屈光不正较严重眼的视觉输入,进而引发弱视。例如,一只眼近视度数为-1.00D,另一只眼近视度数为-5.00D,双眼物像清晰度差异明显,容易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远视(如+6.00D以上)或高度近视(如-6.00D以上),会使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模糊,影响视觉发育,从而引发弱视。对于高度远视的儿童,如果没有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就容易出现弱视。
形觉剥夺: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因素导致眼球屈光间质混浊或遮挡瞳孔,使光线不能正常到达视网膜,影响视觉发育,引起弱视。如先天性角膜混浊、眼睑下垂遮挡瞳孔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相关因素
视力下降: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视力。3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5,4-5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6,6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7。如果儿童视力低于此标准,就需要考虑弱视的可能。
立体视觉异常:弱视儿童往往存在立体视觉障碍,这会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空间距离、物体定位等的判断。例如,在进行穿针、拼图等需要立体视觉的活动时,弱视儿童可能表现得比正常儿童困难。
眼球运动异常:部分弱视儿童可能伴有眼球运动异常,如斜视等。这是因为弱视和斜视往往相互影响,斜视可导致弱视,而弱视也可能伴有斜视。
三、诊断相关因素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儿童的视力,是诊断弱视的重要步骤。对于不能配合视力表检查的幼儿,可以采用视觉行为观察法、优先观看法等进行视力评估。
屈光检查:散瞳验光可以准确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排除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下降。因为高度屈光不正可能是引发弱视的原因之一,通过散瞳验光可以明确屈光度数。
眼位检查:观察儿童的眼位是否正位,有无斜视情况。眼位检查可以通过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试验等方法进行,斜视与弱视密切相关,通过眼位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因斜视导致的弱视。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因为弱视是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诊断的。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是否正常,如视网膜有无病变、视神经乳头有无异常等。
四、治疗相关因素
去除病因:如果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如果是斜视引起的弱视,可能需要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考虑手术矫正斜视等治疗措施;对于形觉剥夺因素,如先天性白内障,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去除混浊的晶状体,为视觉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遮盖治疗:遮盖治疗是治疗弱视的经典方法之一。对于单眼弱视的儿童,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从而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例如,对于一只眼视力较好,另一只眼弱视的儿童,每天遮盖健眼一定时间,如遮盖健眼2-6小时不等,具体时间根据儿童年龄和弱视程度而定。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训练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视觉功能。视觉训练包括精细目力训练(如穿珠子、描图等)、红闪训练、后像训练等。精细目力训练可以锻炼弱视眼的精细视觉功能,红闪训练和后像训练等可以刺激视网膜锥体细胞,促进视觉发育。
五、不同人群相关因素
儿童:儿童是弱视的高发人群,因为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上述各种引发弱视的因素更容易对儿童视觉发育产生影响。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儿童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弱视的预后非常重要。例如,3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视力筛查,如使用卡通形象的视力表进行初步视力评估。
婴幼儿: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有早产、低体重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更要加强视力监测。因为这些高危因素可能增加婴幼儿发生弱视等视觉发育异常的风险。例如,早产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进行眼部检查,观察视网膜发育情况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特殊病史儿童:对于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病史的儿童,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视力发育情况,因为这些原发病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需要定期进行视力、屈光、眼底等检查,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视觉发育,避免弱视的发生或加重。
总之,弱视是一种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了解其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弱视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