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压高是怎么回事
儿童眼压高有其定义与正常范围,常见先天性(如先天性青光眼、眼部结构异常)和后天性(如眼部炎症、外伤、药物、全身疾病影响)因素,临床表现有婴儿期怕光等及幼儿儿童期视力下降等,危害是对视神经损害和影响眼部发育,诊断通过眼压测量和眼部检查,处理需明确病因、降眼压,注意定期复查、家长护理及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眼压高的定义及正常眼压范围
儿童眼压高是指儿童的眼内压超过了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眼压一般在10~21mmHg之间,但不同年龄段可能略有差异,通常新生儿眼压稍低,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
二、儿童眼压高的常见原因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青光眼:这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前房角结构未正常形成,使得房水排出受阻,从而引起眼压升高。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前房角发育基因缺陷引起的,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可能就会表现出眼压高的症状,如角膜增大、混浊等。
眼部结构异常:一些儿童可能存在眼部结构上的先天性异常,比如前房浅、房角窄等,这些结构异常会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房水排出不畅,进而使眼压升高。
2.后天性因素
眼部炎症:当儿童眼部发生炎症时,如葡萄膜炎等,炎症会引起房水的分泌增加或排出通道的炎症性阻塞,从而导致眼压升高。有研究显示,在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中,约有相当比例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炎症细胞浸润等因素干扰了房水的正常流动。
外伤:眼部受到外伤后,可能会引起前房出血、房角结构损伤等,影响房水的正常排出,导致眼压升高。例如,儿童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若出现眼内出血等情况,就可能引发眼压高的问题。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儿童眼压升高,比如长期使用某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会影响房水的代谢和排出,从而使眼压上升。但一般来说,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且医生会权衡利弊。
全身疾病影响: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波及眼部导致眼压高,如糖尿病,糖尿病患儿可能会出现眼部的并发症,影响房水的循环,进而引起眼压升高。还有些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眼部的神经调节等机制导致眼压异常。
三、儿童眼压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临床表现
婴儿期:患儿可能出现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因为眼压高会刺激眼部神经,引起不适。同时,由于角膜增大,可能会发现角膜比正常儿童大,且角膜混浊。
幼儿及儿童期:可能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这是因为眼压高长期压迫视神经,影响了视觉传导。还可能出现眼球变大等情况,这是由于儿童眼球壁较软,长期高眼压导致眼球扩张。
2.危害
对视神经的损害:长期眼压高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研究发现,眼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会使视神经纤维受损,随着时间推移,视神经的传导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影响患儿的视觉功能。
影响眼部发育:对于儿童来说,眼压高还可能影响眼部的正常发育,导致眼部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异常,不利于儿童眼部健康的发展。
四、儿童眼压高的诊断方法
1.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儿童眼压测量方法,相对无创,通过气流测量眼压,适用于大部分儿童,尤其是配合度较好的儿童。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如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相对准确,但需要儿童较好的配合,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辅助手段。
2.眼部检查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眼底视神经情况,观察视神经是否有萎缩、杯盘比是否增大等,这对于判断眼压高是否对视神经造成损害有重要意义。例如,正常情况下杯盘比一般小于0.3,若杯盘比增大,提示可能存在视神经损害,与眼压高相关。
前房角检查:可以通过前房角镜等检查设备观察前房角的结构,判断前房角是否存在发育异常、阻塞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眼压高的原因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等因素。
眼部B超等检查:对于一些眼部结构复杂或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眼部B超等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眼部的结构和房水情况等。
五、儿童眼压高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1.处理原则
明确病因:首先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儿童眼压高的具体病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如果是先天性青光眼导致的眼压高,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等;如果是眼部炎症引起的,则需要针对炎症进行相应的抗炎等治疗。
降眼压治疗:根据眼压升高的程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眼压措施。一般首先考虑药物降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来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房水排出等,但儿童用药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果药物控制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等。
2.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儿童眼压高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眼压、眼底等情况,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一般建议每隔1~2周复查一次眼压,根据情况调整降眼压药物等。
家长护理注意: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部症状变化,如视力、眼部不适等情况。同时,要按照医嘱给儿童用药等,并且在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用眼卫生等,避免眼部受到再次外伤等。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要注意术后眼部的护理,如保持眼部清洁等,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婴儿期出现眼压高的儿童,由于其身体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药物等对婴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眼部的特殊表现,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体现人文关怀,确保儿童在安全、合适的治疗下促进眼部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