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肤病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有多种常见类型及特点,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预防与护理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防晒、增强体质以及皮肤保湿、避免搔抓、正确用药等。
一、皮肤病的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多种功能,当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时,就会引发各种皮肤病。
二、皮肤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儿童,好发于面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丘疹、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科学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导致皮肤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例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可分为初发性和复发性。初发时局部皮肤可出现群集性小水疱,有疼痛、灼热感;复发性多在原发部位或附近复发。研究显示,单纯疱疹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发。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像体癣,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好发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部位,表现为环状或多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等,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例如接触某些化妆品、金属饰品等,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有瘙痒或灼痛等感觉。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对接触物发生了Ⅳ型超敏反应等免疫反应。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内、外因素均可诱发湿疹,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等,外部因素如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等。研究发现,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常存在异常,导致经皮水分丢失增加等情况。
3.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红斑狼疮: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盘状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境界清楚,上覆粘着性鳞屑;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皮肤表现多样,如面部蝶形红斑等,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
皮肌炎: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皮肤表现为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Gottron征等,肌肉表现为无力、疼痛等,自身抗体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肌肉和皮肤组织。
4.物理性皮肤病
日光性皮炎:是皮肤接受过度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多发生在暴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有烧灼感或刺痛感。紫外线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可损伤皮肤细胞,引起炎症介质释放等一系列反应。
冻疮: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是由于皮肤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表现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块或结节,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等部位,儿童、末梢血液循环较差者等更易发生冻疮。
三、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发病的时间、部位、症状特点,如皮疹出现的顺序、有无瘙痒或疼痛、病情的发展变化等。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询问其生活环境、接触史等情况,因为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接触物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是某些皮肤病的诱发因素。
询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既往有无类似皮肤病发作,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患者等,例如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可能有家族聚集性。
2.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大小、颜色、分布部位等。如感染性皮肤病的皮疹形态各有特点,细菌感染性脓疱疮的脓疱特点,病毒感染性疱疹的水疱特点等。
检查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等,对于一些与血液循环相关的皮肤病,如冻疮等,皮肤温度和弹性等改变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3.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对于感染性皮肤病,可取皮损处的分泌物、疱液等进行涂片镜检或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如细菌培养、真菌镜检及培养等。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需要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如红斑狼疮患者的抗核抗体等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病情评估。
血常规等检查:某些皮肤病可能伴有血常规的改变,如感染性皮肤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异常等。
四、皮肤病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皮肤,但要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对于儿童,由于皮肤娇嫩,选择温和的儿童专用清洁剂很重要,同时要注意清洗后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倾向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化学物质等。例如对某些食物过敏的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并避免让其接触相关食物。
注意防晒:日光性皮炎等与日光相关的皮肤病患者要注意防晒,外出时可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儿童的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在选择防晒产品时要注意其安全性和适用性。
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皮肤病等多种皮肤病。例如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2.护理要点
皮肤保湿:干燥性皮肤病患者要注意皮肤保湿,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儿童皮肤水分流失较快,更需要注意保湿,选择适合儿童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含量,维持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
避免搔抓:皮肤病患者常有瘙痒症状,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导致感染加重或病情恶化。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修剪其指甲,防止搔抓时损伤皮肤,同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儿童的瘙痒感。
正确用药: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皮肤病,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特别是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