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及斑块怎样治疗

来源:民福康

针对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防治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生活方式上要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蔬果、戒烟限酒等)、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人群调整方式);控制基础疾病需管理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并选合适药物)、高血脂(控制血脂目标及用调脂药)、糖尿病(控制血糖目标及用降糖药);药物治疗有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等;手术治疗有严重狭窄时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分别有适应证、禁忌证及不同人群需考虑的情况

一、生活方式干预

1.合理饮食:

对于有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人群,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如每天保证500克以上的蔬菜和200-300克的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高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硬化。

不同年龄人群饮食需求略有差异,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将食物做得更软烂易消化;中青年人群可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适当增加运动量来消耗能量。男性和女性在激素等因素影响下,对于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略有不同,但总体遵循上述饮食原则。有吸烟饮酒史的人群,戒烟限酒至关重要,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收缩、血脂升高,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脂质代谢,戒烟限酒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进展风险。

2.适度运动: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一般为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体重。中等强度运动以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为宜,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调整。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和运动;老年人运动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走、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防止因运动不当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中青年人群可根据工作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男性和女性在运动耐受度上有一定差异,但都应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运动。有病史的人群,如合并心脏病等,运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等。

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人使用降压药物时要注意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起始剂量宜小,逐渐调整剂量;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相对少见,多与继发性因素有关,需积极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药物选择上无绝对差异,但需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对不同性别的影响。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2.高血脂管理:

血脂异常也是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患者,应将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高危患者可更低。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调节血脂,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稳定斑块。

不同年龄人群血脂管理有不同特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多与遗传或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需调整生活方式;老年人使用调脂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男性和女性在血脂代谢上可能因激素等因素略有不同,但总体遵循上述血脂控制目标。有高血脂病史的人群要定期复查血脂,根据血脂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风险明显增加,应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常用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有所不同。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严格的胰岛素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低血糖,药物剂量调整需谨慎;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目标上无差异,但要考虑不同性别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情况。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要密切监测血糖,规律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药物治疗

1.稳定斑块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稳定斑块药物,除了降低血脂外,还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可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沉积,稳定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对于不同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其安全性。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肝肾功能和肌肉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不首选他汀类药物,除非有严重的家族性高脂血症等特殊情况;男性和女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在总体安全性上无显著差异,但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2.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于存在颈动脉硬化及斑块的患者,若无禁忌证,一般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特殊人群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需谨慎。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有出血倾向的人群禁用或慎用抗血小板药物;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要评估出血风险。

四、手术治疗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对于严重狭窄(狭窄程度≥70%)的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该手术是通过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斑块,重建颈动脉管腔,改善脑供血。

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年龄较大、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手术。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老年人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男性和女性在手术风险上无绝对差异,但要根据个体身体状况综合判断。

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

对于不宜行CEA的严重狭窄患者,可考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通过在颈动脉内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脑供血。

该手术也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严重出血倾向、血管迂曲严重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手术。不同年龄患者行CAS手术时要考虑血管条件等因素,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男性和女性在手术操作上无本质差异,但要根据个体血管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动脉硬化可以治好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可以治好,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颈动脉硬化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降血糖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如果颈动脉硬化比较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可以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
双侧动脉硬化怎么办?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建议双侧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在平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也可以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调理,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其次,平时需要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血压值、血脂值稳定,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进食高盐、高脂食物。另外,若是病情程度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进
动脉硬化斑块怎么办?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后,应该定期前往医院检查,比如血脂、血糖等,遵医嘱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症状严重引起颅内缺血还需要通过手术来去除斑块。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禁烟禁酒,禁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荤油、蛋黄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比如青菜、菠菜、猕猴桃、苹果等
动脉硬化用什么中成药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可以遵医嘱使用银杏叶片、降脂宁颗粒、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 1、银杏叶片 银杏叶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患者遵医嘱使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的症状。 2、降脂宁颗粒 降脂宁颗粒成分包括山楂、制何首乌等,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患者遵医嘱使用可以减少血管内脂类堆积,从而控制疾病发展
动脉硬化早期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度的头痛等症状。 1.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表现。这是因为在颈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血管狭窄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尚未对脑部的血液供应产生显著影响。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些患者可能偶尔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突然的头晕、
动脉硬化的原因及治疗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原因有遗传因素、年龄增长、高血压等。治疗方法有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脂质代谢和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增加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家族中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
动脉硬化会导致高血压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一般不会导致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是发生于颈动脉的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通常不会引起高血压,但是长期高血压却是引起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血压长期不控制或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容易促使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会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急症。 建议患者平时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发现高血压,
肾小球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病人现阶段是肾小球动脉硬化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肾小球内供血不足导致肾小球硬化。导致这种情况的病因比较多,多见于各种肾脏疾病治疗效果欠佳,或者病情迁延较长者,病情进展中末阶段就会成为肾小球硬化的问题。治疗的方法一般是采取激素加细胞抑制剂加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要注意对症治疗。
心脏主动脉硬化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主动脉硬化常见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者以及人体的自然老化,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主动脉硬化的程度。当主动脉硬化诱发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夹层等血管并发症时,会影响患者头部、上肢、颈椎等部位的血液供应,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当主动脉硬化处于一定的范围以内,未诱发其他并发症,则可通过积极用药或者其他治疗控制其进一步发
双侧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具体的严重程度要看斑块的多少,大小,以及动脉中膜的厚度。表现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是发生了动脉的粥样硬化,颈动脉可以反映全身动脉的硬化情况。经过颈动脉可以对全身的情况进行评估。虽然颈动脉有斑块,但并未影响血流,因此颈动脉暂时不需要干预,如果你血脂偏高,建议结合医生使用降血脂药物。
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汤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本身一般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动脉硬化是由于血管病变而产生的血管疾病,血管疾病本身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动脉硬化所引起的所供血的器官或者组织发生了病变以后,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比如如果动脉硬化导致了脑血管病,就会产生脑血管病的症状,如果导致产生了冠心病,就会有冠心病的症状等等,所以动脉硬化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感觉或者症状,主要是表
动脉硬化的好发人群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血管衰老的过程,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复发,但是现在发现青年人也有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没有老年人的危险因素,但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血管壁损伤,所以年轻人也要防止自己的不良习惯。另外从危险因素来说,能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些因素,都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贫血、氧化应
动脉硬化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刘杰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的的病人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感觉,也不会觉得有明显的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病人可能会感到头晕、耳鸣等,但所产生的症状没有很明确的特异性,休息不好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头晕、耳鸣,血压高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头晕、耳鸣。颈动脉硬化严重时的典型症状是视力下降,尤其是一过性的黑矇,主要原因是颈动脉的粥样斑块脱落所造成。
动脉硬化及斑块怎样治疗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颈动脉硬化及斑块首先要控制饮食。饮食上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少吃富含胆固醇类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摄入。其次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抑制动脉斑块的进展,防止出现严重的血管狭窄。
动脉硬化及斑块怎样治疗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颈动脉出现硬化,伴有斑块形成,此种情况需要评估其斑块的性质,如果是硬斑块,脱落的风险往往会比较小。但是如果是低回声斑块,脱落的风险会比较高,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情况,需要给予他汀调脂稳定斑块,还需要给予抗血小板的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要尽量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生活中应该戒烟戒酒。
下肢动脉硬化怎么办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下肢动脉硬化的缓解方法如下:第一、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饮食结构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高盐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每天适当运动锻炼,大约半小时左右,有助于改善下肢动脉弹性,缓解硬化症状。第二,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服用具有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或者阿托伐他汀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