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什么病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由细菌、非细菌等因素侵袭前列腺引发。病因包括感染因素(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尿液反流、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全身及局部症状,直肠指检有相应表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局部症状及功能障碍等,直肠指检有特征)、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骨盆区域疼痛等,直肠指检无特殊或轻度压痛)。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直肠指检等)、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及MRI)。治疗原则因类型而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需综合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年轻、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需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遭受细菌、非细菌等因素侵袭,从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它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不同年龄段的男性都可能受到影响,其中50岁以下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二、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例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可经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导致炎症发生。有不洁性生活史或不注意尿道卫生的人群,更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引发前列腺炎。
2.其他病原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引发前列腺炎,这类感染往往与特殊的生活方式相关,如多个性伴侣等。
(二)非感染因素
1.尿液反流:尿液中的一些物质反流进入前列腺,可刺激前列腺引发炎症反应。存在尿道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尿液反流现象,进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2.免疫异常: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能错误地攻击前列腺组织,导致炎症持续存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发生前列腺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3.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盆底神经肌肉功能出现紊乱,会影响前列腺的正常功能,引发炎症相关表现。长期久坐、精神压力大的人群,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从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可能。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症状表现:突然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热感,会阴部及耻骨上区域疼痛等局部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这类患者多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致病因素影响,如过度饮酒、纵欲等。
2.体征: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胀、压痛明显,质地柔软,有波动感(形成脓肿时)。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症状表现: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感,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即尿道滴白),还可能出现会阴部、下腹隐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等。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往往长期受症状困扰,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2.体征: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等表现,病程较长者前列腺可缩小、变硬、不均匀,有小硬结。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1.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出现在会阴部、阴茎、肛周部、尿道、下腹部或腰骶部等部位,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感等,部分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该类型患者人群较为广泛,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熬夜等可能加重症状。
2.体征:直肠指检前列腺可无特殊异常表现,或有轻度压痛等情况。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既往疾病史、性生活史等。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尿道感染病史,性生活是否规律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前列腺炎的可能病因及类型。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通过直肠指检触摸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是初步诊断前列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
2.其他体格检查:如检查下腹部、会阴部等区域,了解是否存在其他异常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液检查:按摩获取前列腺液进行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等异常情况;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细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2.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了解尿液中有无白细胞等异常,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辅助诊断前列腺炎。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前列腺有无脓肿、结石等异常,对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
2.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情况或怀疑有其他病变时,可考虑进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明确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内部结构的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尽快控制感染。
2.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如使用退热药物、止痛药物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促进排尿,帮助炎症消退。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抗感染治疗: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疗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6周,要遵循足疗程用药的原则,避免病情反复。
2.综合治疗:除抗感染外,可配合物理治疗如前列腺按摩、热疗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戒酒、忌辛辣饮食等。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1.综合治疗为主: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干预,包括物理治疗(如前列腺按摩、热疗等)、心理治疗(因为部分患者存在精神神经症状,心理因素对病情影响较大)、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需谨慎使用,遵循个体化原则。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同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等方面与年轻人不同,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处于生育期等特殊阶段,在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可能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非药物的物理治疗等,同时要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康复,避免疾病对生育等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对于合并有泌尿系统结石、尿道狭窄等其他疾病的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要针对合并疾病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例如合并尿道狭窄时,可能需要先处理尿道狭窄问题,再进行前列腺炎的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