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眼睛内斜视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宝宝眼睛内斜视的原因包括调节因素(如远视度数高、屈光参差)、先天因素(眼外肌发育异常、遗传)、眼球运动中枢控制因素;检查方法有视力检查(视动性眼球震颤、视力表检查)、眼位检查(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试验、三棱镜检查法)、眼球运动检查;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视功能训练,视功能训练包括双眼视功能训练和集合训练)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效果不佳时考虑,调整眼外肌长度力量矫正眼位,手术时机视情况而定);温馨提示需关注年龄因素(婴幼儿期影响视力发育,学龄前期影响心理)、生活方式因素(注意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病史因素(有家族病史要警惕,就医详告家族眼部病史)。

一、宝宝眼睛内斜视的原因

1.调节因素:

对于婴幼儿,尤其是远视度数较高的宝宝,过度的调节会导致过度的集合,从而容易引发内斜视。例如,有研究表明,远视度数在+3.00D以上的宝宝,内斜视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宝宝的眼睛为了看清物体,需要更多的调节,进而带动过多的集合,长期如此可能形成内斜视。

另外,屈光参差也可能是调节因素导致内斜视的一个方面。当宝宝双眼的屈光度数差异较大时,大脑无法融合两个不同清晰度的图像,为了克服这种差异,可能会出现内斜视来调整双眼的视觉状态。

2.先天因素:

先天性的眼外肌发育异常是导致宝宝内斜视的重要原因。比如,先天性的外直肌发育不良或者内直肌过强等情况,会使双眼的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从而引起内斜视。这种先天性因素往往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会表现出来。

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内斜视的遗传病史,宝宝患内斜视的风险相对会增加。有研究发现,某些与眼外肌发育相关的基因异常可能会遗传给宝宝,导致内斜视的发生。

3.眼球运动中枢控制因素:

宝宝的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当眼球运动中枢对眼外肌的控制出现失调时,就可能导致眼位异常,出现内斜视。例如,在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小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到眼球运动中枢对眼外肌的精确控制,进而引发内斜视。

二、宝宝眼睛内斜视的检查方法

1.视力检查:

对于婴幼儿,可以通过视动性眼球震颤等方法来初步评估视力。视动性眼球震颤检查是让宝宝注视移动的视标,观察眼球的震颤情况来判断视力大致水平。如果宝宝内斜视同时伴有视力异常,如一只眼视力明显低于另一只眼,可能提示存在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问题。

对于较大的宝宝,可以进行视力表检查,如使用儿童视力表来准确测量双眼的视力。通过视力检查可以了解宝宝双眼的视力情况,对于判断内斜视是否影响视力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2.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眼位检查方法。让宝宝注视前方的手电筒灯光,观察角膜上光点的位置。如果光点位于角膜中央,则眼位正常;如果光点位于角膜偏内侧,提示可能存在内斜视。

遮盖-去遮盖试验也是常用的方法。遮盖宝宝的一只眼,然后迅速去掉遮盖,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情况。如果被遮盖眼去掉遮盖后出现眼球运动,向注视眼方向移动,提示存在隐斜视或显斜视。对于内斜视的宝宝,去掉遮盖后,未遮盖眼可能会向内侧运动来恢复注视。

三棱镜检查法可以更精确地测量眼位偏斜的度数。通过放置三棱镜来中和眼位偏斜,从而准确得出内斜视的度数,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3.眼球运动检查:

让宝宝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观察眼球的运动是否协调。检查内直肌、外直肌等眼外肌的运动功能。如果宝宝内斜视同时伴有眼球运动受限,可能提示眼外肌本身存在病变或者神经支配异常等情况。例如,内直肌运动受限可能会加重内斜视的程度。

三、宝宝眼睛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如果宝宝内斜视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如远视,需要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对于远视度数较高的宝宝,佩戴眼镜可以帮助调整眼睛的屈光状态,从而减轻内斜视的程度。例如,经过准确验光后,为宝宝配制合适的远视眼镜,坚持佩戴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内斜视有所改善。因为合适的眼镜可以使双眼能够清晰地视物,大脑能够更好地融合两个眼睛的图像,从而逐渐纠正眼位。

视功能训练:

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方法来改善宝宝的双眼视功能。例如,使用红闪+后像疗法。这种方法是让宝宝注视闪烁的红光,利用后像原理来刺激视网膜,促进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对于一些轻度内斜视的宝宝,通过长期的视功能训练,可以提高双眼的融合能力和立体视功能,从而改善内斜视。

集合训练:可以让宝宝进行集合训练,如使用集合训练仪等设备。通过让宝宝注视近处的目标,锻炼双眼的集合功能。例如,让宝宝注视逐渐靠近的物体,训练双眼向内集合的能力,有助于调整眼位,改善内斜视。

2.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和力量,来矫正眼位。例如,对于内直肌过强导致的内斜视,可以适当减弱内直肌的力量;对于外直肌发育不良导致的内斜视,可以加强外直肌的力量。手术需要在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眼位、视力、眼球运动等各项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建议在宝宝1-6岁之间进行手术较为合适,但具体还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来判断。

四、特殊人群(宝宝)内斜视的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期的宝宝,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眼睛情况。因为这个阶段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内斜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所以家长要定期带宝宝进行眼部检查,最好从出生后就开始关注眼睛的外观和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内斜视的迹象,要及时就医。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到学龄前期,内斜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可能会对宝宝的心理产生影响。例如,宝宝可能会因为眼睛的外观问题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社交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

2.生活方式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用眼习惯。避免让宝宝长时间近距离观看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可能会加重内斜视的情况。建议宝宝每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然后要让眼睛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

保证宝宝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让宝宝进行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宝宝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眼部的正常发育,对预防和改善内斜视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3.病史因素:

如果宝宝有家族内斜视病史,家长更要提高警惕。在宝宝出生后要密切观察眼睛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因为有家族病史的宝宝患内斜视的风险较高,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就医时要详细向医生告知家族的眼部病史,以便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宝宝的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内斜视
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被称为内斜视,通称对眼或斗眼。内斜视主要表现为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也称为斗鸡眼,也叫做对眼。正常人的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子看电视眼睛斜视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如果感觉儿童斜视,建议尽早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确定是不是斜视,完善相关的眼科检查,如散瞳验光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建议生活上不要熬夜,早点睡,要适当休息,减少看机、电脑的时间。
斜视眼能治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是未成年的儿童确诊斜视,可以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等缩瞳剂治疗,减弱眼睛中枢调节的功能,或者局部注射肉毒杆菌麻痹患侧眼肌,维持眼睛两侧肌肉张力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避免斜视发展为弱视。而成年人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还可以通过戴眼镜的方法进行
斜视要怎么矫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未成年人确诊了斜视,应该尽量进行治疗避免发展为弱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阿托品、肉毒杆菌等药物治疗,前者可以起到散瞳和缩瞳的效果,改善内斜视。而后者可以麻痹患侧眼睛的拮抗肌,以达到两侧肌肉张力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斜视。还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而成年人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如果是由于后天因素引
斜视性弱视要怎样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性弱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治疗:1、配戴矫正眼镜。适用于有内斜视的远视患儿,应先矫正眼位,再矫正视力。2、弱视训练。常用的方法是遮盖疗法,需要将视力好的一只眼睛遮盖,强迫视力差的弱视眼视物,可逐渐提高弱视眼的视力。3、手术治疗。1-3岁内的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平时应该
斜视怎么矫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佩戴远视眼睛或者双光镜调节;并且如果内斜视合并屈光异常,也需要通过佩戴眼镜治疗,需借助轴矫正训练来促使两眼单视能恢复,并增加融像能力。如果是先天性内斜视,则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能够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促使眼位趋于正常。平时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左眼斜视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左眼斜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通常是可以治好的。此病预后良好,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如果是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可以使用阿托品散瞳剂进行治疗。如果是眼部两条肌肉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导致的斜视,可以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来麻痹拮抗剂,保持两侧肌肉力量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另外还可以体格手术治疗,来移动着
眼睛斜视术后注意事项?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斜视术后应注意休息,同时应保持室内干燥、安静,以促进身体恢复。其次,日常还应注意营养补充,可多吃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猕猴桃、青菜、橙子等。此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若合并屈光不正,则患者术后应及时验光,重新配眼镜,以矫正视力。术后还应定期复查,以明确眼部恢复情况。同时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斜视能矫正。斜视一般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则可使用散瞳剂和缩瞳剂矫正。若属于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则可通过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矫正斜视。若以上方法无法改善斜视,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眼外肌减弱术、肌肉肌健延长术、垂直肌水
斜视有什么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症状大致如下:第一、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的视轴偏离平行,可明显看出,但如果偏斜不明显,便难以发现。第二、畏光,当眼睛在强光下,斜视患者会不自主的将一只眼眯起或闭上。第三、复视,即会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并受到复视的影响而感觉恶心想吐、头晕。第四、眼球进行转动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限。第
斜视的表现?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表现具体如下:第一、在注视某一个目标时,一只眼可以注视着目标,另一只眼则不能,呈偏斜,但如果偏斜不明显,则会难以发现。第二、当斜视患者的眼球发生转动时,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转动受限。第三、斜视患者也会出现复视现象,即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同时因为受到复视的影响,可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感。第四、
什么是斜视
刘超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内斜视是眼位向内偏移,常称为斗鸡眼,所见到的眼位向内偏移,可以称为内斜视。临床中常见的是高度远视的孩子更常见,在检查验光时,发现是高度远视,一定要给检查眼位,是否有内斜或者是内隐斜。在配镜时,会考虑给予足矫,一定要给睫状肌麻痹验光让度数完全矫正,能矫正内隐斜、内斜视或者是根据眼位情况给予相应眼镜矫正方案。
斜视怎么矫正
刘超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对于内斜视问题,在患者通过验光检查以后,根据其验光结果以及眼位检查,给予配镜矫正。如果是内斜度数比较高,还要考虑应用阿托品散瞳剂,精准度数后,再试戴眼镜。如果在矫正以后,发现残余内斜视,则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治疗。所以一旦发现内斜视问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及时矫正治疗。
远视合并斜视弱视该如何治疗
潘晓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有一部分远视的孩子合并有内斜视,又合并有弱视,这样我们该怎么治疗?这里面要看内斜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我们通过散瞳验光以后,如果他是远视,发现他有远视,发现他还有内斜视,如果他属于调节性的内斜视,这样就需要戴镜子治疗。调节性内斜视里面又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如果属于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只要给予充分的散瞳验光以后精确的配镜,再通
儿童斜视可以自愈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内斜视能否自愈与内斜视类型有关,如果是由于患有远视造成的调节性内斜视,只要通过佩戴远视眼镜完全矫正远视,便可以使内斜视的症状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的非调节性内斜视,则无法自愈,只能通过做斜视矫正手术,改变眼外肌附着点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大小来治愈斜视。
共同性斜视包括哪几种类型?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共同性内斜视一般可以分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一般多在两到三岁时发病,内斜症状刚开始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有时会伴有复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部分内斜视都是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即使部分内斜视由屈光调节引起,部分内斜需要手术来进行矫正。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成年人出现斜视是能够进行矫正的。如果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即可使斜视度数完全消失。而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非调节性斜视,或者是由于眼部受到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限制性斜视等,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手术会调整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的大小,使斜视症状消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