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的定义、分类(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因(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及有症状时表现)、诊断方法(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腹腔镜检查)、治疗原则(生理性囊肿定期复查,病理性囊肿手术或药物治疗)以及不同人群(育龄、围绝经期、老年女性)卵巢囊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具体而言,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异常囊性肿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因涉及多方面,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多种检查,治疗分情况,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和注意要点。
一、卵巢囊肿的定义
卵巢囊肿是广义上卵巢肿瘤的一种,是指卵巢内形成的囊状结构,内含液体或固态物质。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卵巢的大小和形态会随月经周期发生一定变化,当卵巢内出现异常的囊性肿物时,就可称为卵巢囊肿。
二、卵巢囊肿的分类
(一)生理性卵巢囊肿
1.卵泡囊肿:通常与女性的正常月经周期相关。在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成熟后会排卵,若卵泡未破裂或持续增大,就可能形成卵泡囊肿。一般直径多在23厘米左右,多数可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失,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与正常的激素波动导致的卵泡发育异常有关。
2.黄体囊肿:在排卵后,卵泡壁会形成黄体。如果黄体血肿液化且直径超过3厘米时,就称为黄体囊肿。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隐痛等症状,一般也可在月经后自行消退,同样与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相关,育龄期女性相对更易发生。
(二)病理性卵巢囊肿
1.浆液性囊腺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之一。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一。其发病可能与卵巢的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育龄女性多见。肿瘤表面光滑,囊内为清澈浆液。
2.黏液性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或巨大,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内为黏稠的黏液。发病机制与卵巢黏液性上皮细胞的异常分泌和增殖相关,育龄女性好发。
3.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上,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肿内含有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的陈旧血性液体。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女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到卵巢的病理过程有关,会导致痛经、不孕等问题。
4.卵巢畸胎瘤:来源于生殖细胞,瘤体内含有多种组织成分,如毛发、牙齿、油脂等。可分为成熟畸胎瘤(良性)和未成熟畸胎瘤(恶性,较少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育龄女性相对常见,其发生与生殖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三、卵巢囊肿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
部分卵巢囊肿具有遗传倾向,例如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相关的卵巢囊肿,如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等,存在特定基因变异的人群,发生卵巢囊肿尤其是某些恶性卵巢囊肿的风险会增高。
(二)激素因素
1.雌激素水平:长期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促进卵巢囊肿的形成。例如,一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雌激素相对过多,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可形成多个小的囊肿。
2.孕激素水平:孕激素分泌异常也可能与卵巢囊肿相关,如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等情况,可能影响黄体的正常形成与退化,增加黄体囊肿等的发生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长期高胆固醇饮食可能是卵巢囊肿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食物会影响卵巢的正常代谢功能,增加卵巢囊肿发生的可能性。
2.作息: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可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病几率。
(四)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污染物,如工业化学品等,可能对卵巢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生风险。
四、卵巢囊肿的临床表现
(一)多数无明显症状
很多卵巢囊肿在早期较小的时候,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做B超等检查时偶然发现。
(二)有症状时的表现
1.腹部不适: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感到下腹部坠胀、隐痛等。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大时,患者可能在经期出现下腹部较明显的疼痛,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2.腹部包块:自己可在下腹部摸到肿块,尤其是囊肿较大时。如果是良性卵巢囊肿,肿块通常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好;如果是恶性卵巢囊肿,肿块可能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等。
3.压迫症状:巨大的卵巢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等症状。例如卵巢畸胎瘤较大时可能出现相应的压迫表现。
4.内分泌紊乱表现:某些卵巢囊肿会分泌激素,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比如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可分泌雌激素,引起月经紊乱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五、卵巢囊肿的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是诊断卵巢囊肿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B超可以清晰地看到卵巢内囊肿的大小、形态、囊实性等情况。例如,生理性卵泡囊肿在B超下多表现为单侧、壁薄的无回声区;卵巢巧克力囊肿则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的囊性暗区,内可见细密光点等。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于怀疑为病理性卵巢囊肿的患者,可检测一些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AFP等。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血清CA125常明显升高;卵巢内胚窦瘤患者AFP会显著升高。但肿瘤标志物检查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不能仅凭此确诊疾病。
(三)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或考虑为卵巢肿瘤的患者,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卵巢的形态、囊肿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囊肿的性质,是诊断卵巢囊肿性质的金标准之一。
六、卵巢囊肿的治疗原则
(一)生理性卵巢囊肿的处理
多数生理性卵巢囊肿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B超,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趋势,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二)病理性卵巢囊肿的处理
1.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病理性卵巢囊肿(如直径大于5厘米)、怀疑为恶性的卵巢囊肿、有明显症状影响生活的卵巢囊肿等,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囊肿性质等综合判断。
2.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卵巢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GnRHa类药物等,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使异位的内膜组织萎缩,从而缩小囊肿,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无法耐受手术时的一种选择。
七、不同人群卵巢囊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发生卵巢囊肿时,需要特别关注是否有生育需求。如果有生育需求,在治疗时要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要注意月经周期的变化,若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另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内分泌紊乱加重病情。
(二)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发生卵巢囊肿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相对增加。所以在诊断时要更加谨慎,一旦发现卵巢囊肿,应积极评估其性质,必要时尽早手术治疗,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三)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卵巢囊肿多以良性居多,但也不能忽视恶性的可能。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选择相对温和但有效的治疗方式。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可在密切监测下采取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观察囊肿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