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

来源:民福康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涵盖多方面。生活方式上需调整饮食(控制脂肪、增加蔬果、限糖)、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糖尿病(控制血糖)、血脂异常(依危险程度定血脂控制目标);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及其他调脂药物;还有介入治疗(如PCI、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手术治疗(如CABG、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儿童青少年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供能应少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少于300mg/日。例如,应避免过多食用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而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等,深海鱼类中的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应不少于500g,水果200-350g。蔬果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如苹果中的果胶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控制糖分摄入:限制添加糖的摄入,每日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过多的糖分摄入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为4-6km/h)、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压,减轻体重。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坚持数月后可观察到血脂等指标的改善。

力量训练: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每周2-3次的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对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代谢状况有益。肌肉量的增加有助于更好地消耗能量,维持健康的体重,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3.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吸烟者应积极采取戒烟措施,如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心理咨询等帮助戒烟。

限酒:男性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例如,男性一天饮用啤酒不超过750ml,或葡萄酒不超过250ml,或38°白酒不超过50g;女性相应量减半。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管理:

血压控制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状况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有所差异,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逐步降压达标。通过服用降压药物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减少高血压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2.糖尿病管理:

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例如,通过合理的饮食计划、规律的运动以及根据病情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使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

3.血脂异常管理:

血脂控制目标:根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程度制定不同的血脂控制目标。对于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低于1.8mmol/L;对于中危患者,LDL-C应低于2.6mmol/L等。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及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来调节血脂水平,降低LDL-C等指标,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三、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

适用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患有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例如,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它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2.他汀类药物:

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以增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促进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从而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例如,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

3.其他调脂药物:

依折麦布:可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对于一些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依折麦布等药物。

PCSK9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调脂药物,通过抑制PCSK9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适用于经过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不达标或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

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采用PCI。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通过球囊扩张、放置支架等方法,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PCI可以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可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部位,扩张血管,改善肢体的血液供应。

2.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当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弥漫性病变等不适合进行PCI时,可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建立旁路,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例如,对于左主干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CABG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供血,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生活方式干预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如运动要选择温和的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在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目标上,可能需要相对宽松一些,但也要在安全范围内。例如,老年人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动脉粥样硬化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治疗需要特别谨慎。药物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很多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优先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3.儿童和青少年: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少见,但一些有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等情况的儿童青少年也需要关注。生活方式干预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健康的习惯,如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鼓励适当运动等。对于有明确遗传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等情况的儿童青少年,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但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过早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低龄儿童要谨慎用药。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的意思是血液当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动脉内膜下造成动脉僵硬,失去弹性。因其沉积的部位不同,可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等。随着病变进展粥样斑块可以向管腔内突出,造成管腔变窄,远端血流减少,影响组织器官供血。此外有的斑块不稳定,容易自发破解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到血管,血管腔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脂质以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如果斑块脱落容易造成栓塞,病人会表现出胸闷胸疼,如果表现出肺栓塞甚至会造成死亡。冠状动脉硬化可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多见的慢性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心肌的缺血性病变。病人会表现为胸憋、气短、心悸、甚至是胸痛等表现,这种疾病严重者,还可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甚至是心源性猝死。因此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比如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支架治疗、或者是搭桥手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正常是缓慢进行的一种疾病,正常病情多发生在童年的时候。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遗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血脂异常造成的,病情早期一般症状不是很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表现出胸闷和胸痛症状,此外还有可能会造成头晕,甚至会造成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腹痛和腹胀。平常尽量不要天天喝酒,此外还要控制好自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发生了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造成管腔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表现出狭窄,主动脉内膜局部有脂质沉着,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称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大多无任何症状,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发病和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和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治疗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等药物,不过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不能将已经病变的血管恢复正常。手术治疗主要是在狭窄的血管处放入支架,以恢复正常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烟,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按照部位可以分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治疗的方法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同时控制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是哪里?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后一般好于病人身体的冠状动脉和大脑以及身体的颈动脉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不同会使病人的身体症状有所不同,脑动脉和身体的颈动脉表现出硬化,会使病人的身体容易表现出肢体乏力和头晕头痛的症状,还可能会造成病人身体表现出偏瘫,冠状动脉表现出硬化的病人容易表现出心悸和胸闷的症状,还可能会使病
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会造成二者弹性变小、管腔狭窄、血管变脆,进而造成流经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减少,进而造成主动脉给全身及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量减少,最终造成全身各个系统及脏器缺血、缺氧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缺乏,进而容易造成各个系统及脏器因缺血缺氧而使其功能下降甚至坏死,比如冠心病造成的心肌梗
动脉粥样硬化能治愈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完全治愈,但是经过治疗能缓解病情发展。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分可以消退,这说明经过控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治疗。
高血压会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高血压长期对管壁有大的压力,就会损伤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实际上就是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病,一定要积极防治,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降压,我们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让血药浓度是比较稳定的,而尽量少用短效药物,因为短效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以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此时实际上就是对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管壁的损害,当管壁损害以后,薄弱后就会破裂,破裂之后出现脑出血,如果管壁损害了以后形成斑块,越长越厚,使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塞,就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叫脑梗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吗
李锦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往往会引起心、脑、肾疾病,在心脏方面,会引起冠心病。严重冠心病比如心肌梗死,会危及到人生命,引起脑子并发症,临床上常见于脑出血、脑卒中、脑血栓形成。在肾脏方面,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所以在临床上比较严重。如果患者检查出有动脉粥样硬化,往往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出现胆固醇沉积,从而表现为粥样硬化。主动脉内壁的细胞会吞噬胆固醇,胆固醇进入到血管壁,就可以表现为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甚至会出现动脉壁溃疡或者出血。动脉血管分支处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主动脉硬化意思是主动脉出现了一定程度硬化,主动脉弹性功能下降,主动脉硬化发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危险因素,三高危险因素也会促进动脉硬化进展。主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动脉硬化快速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任何部位,一般出现在血管分叉处或者血管走形弯度比较大的部位以及局部有心肌桥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流容易发生湍流,导致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容易引起粥样硬化而导致斑块形成。因此,积极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