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出心律不齐不一定就是心脏病,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奏或频率异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心律不齐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或情绪紧张、劳累时,因交感神经波动引起,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变。
病理性心律不齐则可能与心脏病相关。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会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导致心律不齐;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等非心脏疾病,也可能引发心律不齐。区分关键在于是否伴随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以及心律不齐的类型和频率。
发现心律不齐后建议进一步检查。偶尔出现的生理性心律不齐无需特殊治疗,调整作息、避免诱因即可;若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或伴随不适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病理性心律不齐需针对病因治疗,避免延误潜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