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肺结节与肺部真菌感染的区别在于性质与病因、症状与体征、诊断与治疗等不同。
1.性质与病因
6mm肺结节多为直径≤6mm的局灶性高密度影,病因涵盖感染(如结核、真菌)、良性肿瘤(如错构瘤)、恶性肿瘤(早期肺癌)或血管异常等,通常无明确感染源。肺部真菌感染由曲霉菌、隐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引起,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长期使用激素、化疗患者),属感染性疾病,有明确病原体。
2.症状与体征
6mm肺结节通常无症状,若肺结节压迫气管或合并感染,可能出现轻微咳嗽、胸痛,但多数无特异性表现。肺部真菌感染症状较重,包括持续性咳嗽、咳脓痰或血痰、高热(常>38℃)、呼吸困难及胸痛,严重者可伴咯血、低氧血症。
3.诊断与治疗
6mm肺结节依赖CT随访观察形态变化(如毛刺、分叶征),恶性风险高时需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以随访或切除为主。肺部真菌感染通过痰培养、血清学检测或肺活检明确病原体,治疗需针对性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疗程较长且需监测药物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