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
血压并非一成不变,但若频繁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所致。
1.生理性因素
情绪波动对血压影响显著,人在愤怒、焦虑、紧张时,体内激素分泌改变,会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导致血压升高;而情绪平稳后血压又会下降。剧烈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收缩,血压随之上升;休息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此外,饮食过咸、大量饮酒、喝浓茶咖啡等,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波动。
2.药物因素
降压药使用不当是常见原因。若药物剂量过大,会使血压降得过低,身体会启动调节机制让血压回升;剂量过小则无法有效控制血压。而且,不同降压药作用时间和特点不同,若未按时服药或自行增减药量,也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
3.疾病因素
患有某些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会间歇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和明显波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心率增快,导致血压不稳定。
血压忽高忽低危害较大,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