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的分型包括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等。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也称为第一孔型房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发隔下部未能与心内膜垫融合而形成的缺损,此型缺损常合并二尖瓣前叶裂缺,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在房间隔缺损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症状出现较早,病情相对较重。
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第二孔型房间隔缺损,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继发隔吸收过多或原发隔发育不良,导致继发孔部位出现缺损。根据缺损的位置和大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可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和混合型等亚型。大多数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分为上腔静脉窦型和下腔静脉窦型,上腔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是由于上腔静脉入口处房间隔缺损,常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至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较为少见,是由于下腔静脉入口处房间隔缺损。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的症状与缺损的大小和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