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颈、臀等部位,夏秋季多见。其主要症状为毛囊性炎症结节,数日后可形成黄白色小脓栓,可自行破溃。治疗方法包括未化脓前的局部热敷和外用药物,以及已化脓后的切开排脓。预防疖肿需要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发生疖肿,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1.病因:疖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皮肤受损时容易发生。此外,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患者也更容易发生疖肿。
2.症状:疖肿初起为毛囊性炎症结节,迅速形成粟粒至豌豆大的疖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结节,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软化,出现黄白色小脓栓,可自行破溃。
3.治疗:
未化脓前:可局部热敷,外用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
已化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切开排脓,术后定期换药,促进愈合。
4.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挤压疖肿。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
积极治疗糖尿病、贫血等基础疾病。
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皮肤娇嫩,更容易发生疖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让孩子搔抓皮肤。如果孩子出现疖肿,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此外,对于糖尿病患儿,家长应更加注意皮肤护理,定期监测血糖,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预防疖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