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是婴儿常见疾病,多因脐环闭锁不全等致腹内压增高时脏器突出,多数可观察等待随生长自愈,脐疝较大、2岁未愈或嵌顿则需相应处理,对特殊人群婴儿护理要谨慎且关注变化。
一、脐疝的基本情况
脐疝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薄弱,在腹内压增高时,腹腔脏器由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二、观察与等待
对于大多数脐疝,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先进行观察等待。因为随着婴儿生长发育,腹肌逐渐强壮,多数脐疝可在1-2岁内自行愈合。在观察期间,要注意保持婴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尽量减少婴儿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1.脐疝较大或2岁后仍未自愈:若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或者到2岁时脐疝仍未自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是将疝内容物还纳后,缝合脐环或修补脐部缺损。
2.脐疝发生嵌顿:如果婴儿脐疝出现哭闹不止、脐部包块坚硬且无法回纳等嵌顿情况,这是比较危急的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紧急手术解除嵌顿,避免发生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四、对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的脐疝处理需格外谨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脐疝愈合可能相对更晚,但也多可随生长发育自愈。在护理这类婴儿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对脐部造成外力刺激。同时,密切关注脐疝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嵌顿等,要及时送医。并且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婴儿在观察等待过程中的舒适与安全,尽量减少腹内压升高的因素,为脐疝的自愈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