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严重程度需综合出血量、病因、发病群体、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出血量少相对轻,量大、病因严重、儿童、老年、特殊时期女性患者及未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有既往病史者的胃出血通常较严重。
从病因角度分析,若是由简单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胃出血,在去除诱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后,病情往往能较快得到控制,相对不那么严重;然而,若是由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导致的胃出血,则通常较为严重。比如胃癌引起的胃出血,肿瘤会持续进展,出血往往容易反复且较难完全控制,还可能伴随肿瘤转移等严重情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由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引起,出血量大且凶险,若不及时处理,病死率较高。
从发病群体来看,对于儿童患者,胃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提示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的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可能迅速导致严重后果。对于老年患者,往往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胃出血可能会诱发这些基础疾病的加重,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出现胃出血,处理起来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等的影响。
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胃出血,若能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并积极治疗,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如果继续保持不良生活方式,病情容易反复,也会影响严重程度的判断。有既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胃出血,相比无既往病史者可能更易反复,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密切监测和更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