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惊症发作时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特定阶段,有睡眠及行为表现,发作后对发作无记忆、精神多可恢复正常,幼儿期常见,家族有病史者需密切观察,生活方式影响发作,要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环境预防
一、发作时的表现
1.睡眠状态:儿童夜惊症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定阶段,多在入睡后1-2小时内突然发作。此时儿童仍处于深度睡眠状态,难以被唤醒。
2.行为表现:患儿会突然从睡眠中坐起,表现出惊恐的表情,眼睛瞪大,可能伴有尖叫、哭喊等情况,还可能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等自主神经兴奋的表现。部分儿童会在发作时试图逃离床铺,动作较为慌乱,但一般不会有复杂的目的性动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然后又逐渐自行躺下继续入睡。
二、发作后的表现
1.对发作的记忆:次日醒来后,儿童通常对夜间发作的情况完全无记忆,这是夜惊症区别于噩梦的重要特点之一,噩梦患儿一般能清晰回忆起梦境内容。
2.精神状态:多数儿童在发作后短时间内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少数可能会有短暂的情绪烦躁,但一般不会出现持续的精神异常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醒来后一段时间内情绪不太稳定,但很快会恢复到日常的活动状态。从年龄因素来看,幼儿期儿童夜惊症发作相对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发作频率可能会逐渐降低。对于有家族中有夜惊症病史的儿童,需密切观察其夜间睡眠情况,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在夜惊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近期压力过大、睡眠不规律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夜惊症发作,所以保持儿童规律的作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预防和减少夜惊症发作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