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峡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主要症状为口腔咽峡部疱疹、发热、咽痛等,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等,药物治疗主要为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口腔局部用药等,对症治疗包括止惊、吸氧等,家长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疱疹。
1.口腔咽峡部疱疹:在咽峡部黏膜上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可引起明显咽痛。
2.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惊厥。
3.咽痛:可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
4.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头痛、腹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对于咽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口腔局部用药:如康复新液、西瓜霜含片等,可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疼痛。
3.对症治疗:如出现高热惊厥,可给予止惊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吸氧。
此外,对于咽峡炎患儿,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漱口。
4.避免患儿搔抓疱疹,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咽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患儿出现疑似咽峡炎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