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是慢性、反复性、多发性肠道炎性病变,症状多样,包括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乏力、消瘦等,生活方式和基础病史会影响症状;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药物等,不同患者用药需考虑年龄等因素,如儿童不优先用影响生长发育药物,老年需考虑肝肾功能选影响小的药
一、慢性结肠炎的症状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肠道炎性病变,其症状多样。常见症状有腹泻,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腹泻程度不一,有的患者每日数次,有的可多达十余次;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还可能伴有腹胀、里急后重(即有便意但排便不尽感)、乏力、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可能略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症状会有波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加重症状。有其他基础病史的患者,其结肠炎症状可能与基础病相互影响。
二、慢性结肠炎的用药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种类较多。例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它对轻、中度的慢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适用于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中度及重度患者,能快速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较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依赖的患者;此外还有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辅助治疗慢性结肠炎。不同药物的适用人群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