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出疹后需注重皮肤清洁与保湿,用温水轻柔清洁并涂温和保湿霜;穿着宽松、柔软、透气衣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且空气流通;防止幼儿搔抓出疹部位;密切观察幼儿全身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有基础病史幼儿更需加强观察。
穿着舒适
为幼儿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宽松的衣物可避免摩擦到出疹的皮肤,减少不适。例如选择棉质的衣物,棉质材料透气性好,能让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有利于皮肤恢复。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或不舒适的衣物,因为化纤材质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幼儿的不适感。
环境适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较为合适。室内温度过高会使幼儿出汗增多,可能会刺激皮肤;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幼儿着凉。同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让幼儿直接吹冷风。良好的室内环境能让幼儿感觉舒适,有助于其身体恢复。例如可以定期开窗通风,但要为幼儿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如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幼儿。
避免搔抓
要注意防止幼儿搔抓出疹部位。幼儿可能因皮肤瘙痒而不自觉搔抓,抓破皮肤可能会引起感染。可以给幼儿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短而光滑,减少搔抓时对皮肤的损伤。如果发现幼儿有搔抓倾向,可以通过转移其注意力等方式来避免,比如给幼儿玩一些安静的玩具等。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幼儿出疹后的全身情况,包括体温、精神状态等。虽然出疹后体温可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仍需关注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如果幼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腹泻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因为虽然幼儿急疹大多预后良好,但也可能有个别特殊情况,通过密切观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幼儿,如既往有皮肤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更要加强观察,因为这类幼儿出疹后的恢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