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有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食欲减退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糖尿病相关症状)等症状,药物治疗包括用胰酶制剂改善消化不良、抑酸剂抑制胃酸对胰腺刺激、镇痛药物缓解明显腹痛。
一、慢性胰腺炎的症状
1.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两肋放射,呈持续性疼痛,可有急性发作,疼痛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呈刀割样痛,饮酒、饱食后可诱发,仰卧位时加重,前倾位、弯腰、侧卧蜷曲时可减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腹痛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长期酗酒及有胆管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受脂肪餐、消瘦、营养不良、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年龄较大者可能因消化功能本身随年龄衰退而使这些症状更易被察觉,而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酗酒)的人群胰腺功能受损更严重,症状更明显。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这是由于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所致,有家族糖尿病史或长期胰腺病变的患者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风险更高。
二、慢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
1.胰酶制剂:用于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口服胰酶肠溶胶囊等,通过补充胰酶帮助消化食物。
2.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或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胰腺的刺激,适用于伴有胃酸分泌过多相关症状的患者。
3.镇痛药物: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对胃肠道等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遵循用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