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蚕豆病是什么引起的
宝宝蚕豆病根本原因是遗传,G-6-PD基因伴性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诱发因素有食物(食用蚕豆)、药物(抗疟药伯氨喹啉等、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炎等),这些因素会导致G-6-PD缺乏宝宝红细胞损伤引发溶血。
遗传特性方面
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呈伴性隐性遗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若X染色体上的G-6-PD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发病;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的G-6-PD基因均发生突变时才会发病,所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例如,家族中有蚕豆病患者的情况下,子代遗传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会增加。从遗传方式来看,母亲携带致病基因时,儿子有50%的概率遗传到致病基因而发病,女儿有50%的概率成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父亲携带致病基因时,女儿会成为携带者,儿子则不会发病。
诱发因素方面
食物因素:食用蚕豆是较为明确的诱发因素。蚕豆中含有一些成分,如蚕豆嘧啶和异胺基巴比妥酸衍生物等,这些成分对于G-6-PD缺乏的宝宝来说,会导致红细胞膜氧化损伤,进而引发溶血反应。一般在食用蚕豆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就可能出现溶血症状,如面色苍白、黄疸等。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蚕豆病。例如抗疟药中的伯氨喹啉、扑疟喹等;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噁唑等;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会通过氧化作用损伤红细胞,对于G-6-PD缺乏的宝宝来说,容易引发溶血。宝宝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家长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宝宝的蚕豆病病史,避免使用这类易诱发溶血的药物。
感染因素:宝宝如果发生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炎等,也可能诱发蚕豆病。感染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和代谢变化,可能影响G-6-PD缺乏宝宝的红细胞代谢,导致溶血发生。例如宝宝患肺炎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就可能诱发溶血症状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