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正常人体口腔等部位可存在该菌,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口腔局部环境改变时大量繁殖致病。婴幼儿因喂养相关因素(母乳乳头清洁不彻底、人工喂养奶瓶奶嘴消毒不严、自身免疫未成熟)、口腔卫生差易发病;年长儿童及成人因长期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口腔局部损伤、患免疫力低下疾病易发病。
婴幼儿方面:
喂养相关因素:对于婴儿来说,如果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头清洁不彻底,或者人工喂养时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格,就容易导致白色念珠菌滋生。婴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引发鹅口疮。比如,有些婴儿长期使用奶瓶喂养,而奶瓶清洗不及时,残留的奶液为白色念珠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温床。
口腔卫生情况:婴幼儿口腔清洁较差时,也易引发鹅口疮。例如,婴儿在吃完奶后没有及时清理口腔,奶渍残留使得口腔内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年长儿童及成人方面: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正常的菌群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抵御能力,从而增加鹅口疮的发生风险。比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就比较容易出现鹅口疮。
口腔局部损伤:口腔内如果有创伤、溃疡等损伤,会使口腔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白色念珠菌更容易侵入并定植,引发感染导致鹅口疮。例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咬伤口腔黏膜,或者佩戴不合适的义齿导致口腔黏膜擦伤等情况,都可能增加鹅口疮的发生几率。
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影响: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对白色念珠菌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引发鹅口疮。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口腔内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从而增加了患鹅口疮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