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手足口病治疗涉及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重症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用干扰素α等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包括体温超38.5℃伴不适用合适退热药物,口腔疱疹溃疡用康复新液等缓解疼痛;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用药需更谨慎,婴幼儿严格遵医嘱精确用退热等药防肝肾功能损害等,有基础疾病患儿选药要考虑对基础疾病影响。
一、抗病毒药物
目前,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α,它可以通过喷雾或雾化的方式给药,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操作下使用。
二、对症治疗药物
1.退热药物:当患儿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对于3个月以上婴儿,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还可选用布洛芬。使用退热药物的目的是缓解患儿发热带来的不适,但要以保障患儿舒适度为标准,而非机械按体温用药。
2.缓解口腔疼痛药物:手足口病患儿常出现口腔疱疹或溃疡,导致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和舒适度。可使用康复新液等药物,它能促进黏膜修复,减轻疼痛。对于小年龄患儿,使用时要注意给药方法和剂量,确保安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需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例如在使用退热药物时,要精确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的剂量,避免因药物剂量不当对婴幼儿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同时,婴幼儿口腔疼痛时,使用缓解口腔疼痛药物要特别小心,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果患儿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使用某些退热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此时需要医生综合评估患儿整体情况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