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要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合适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发热护理需密切监测体温,体温未超38.5℃时用物理降温;饮食护理要给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并保证充足水分;对婴幼儿要特别细致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且避免滥用药物。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室内需保持安静、温度适宜(一般22~26℃)、湿度适中(50%~60%),让患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利于身体恢复。充足休息可减少机体消耗,促进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等。
2.皮肤护理:幼儿急疹常伴有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若皮疹有瘙痒感,可告知家长尽量避免患儿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因为搔抓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保持皮肤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机会。
二、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幼儿急疹发热时体温可能较高,需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及时掌握体温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
2.物理降温:当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物理降温相对温和,适合幼儿阶段的患儿,能避免药物降温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
三、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饮食,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泥、水果泥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有利于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幼儿急疹期间患儿身体消耗大,合理饮食能提供足够能量和营养支持身体恢复。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致程度。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精神状态、皮疹变化等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皮疹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能保障患儿健康。同时,要避免自行给婴幼儿滥用药物,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