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是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屏障受损、卫生差多汗等利于细菌繁殖)、个体因素(油性皮肤、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高温潮湿、卫生差场所)引起。
一、疖肿的定义
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二、引起疖肿的原因
1.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疖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当皮肤表面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感染。例如,皮肤擦伤、抓伤等破损情况,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门户。
细菌繁殖条件:在皮肤卫生状况差、多汗的情况下,皮肤表面的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比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大量出汗后若不能及时清洁皮肤,就增加了疖肿发生的风险。
2.个体因素
皮肤状况:油性皮肤的人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容易被皮脂腺分泌物堵塞,有利于细菌在局部滋生,从而增加疖肿发生的可能性。
免疫力低下: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身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侵袭而引发疖肿。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使得疖肿更容易发生且不易痊愈。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疖肿发生的几率。另外,不注意个人卫生,不经常更换衣物,也会使皮肤表面细菌增多,易引发疖肿。比如,长期熬夜的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相对紊乱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影响,皮肤的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形成疖肿。
3.环境因素
高温潮湿环境: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人体出汗较多,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地区,疖肿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卫生条件差的场所: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宿舍、工地等,人员密集,皮肤接触机会多,细菌传播容易,从而增加了疖肿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