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涉及小血管的免疫性血管炎,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有皮肤表现(双下肢对称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相关表现(血小板计数正常等),儿童和成年患者特点及注意事项不同,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检查,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等鉴别。
一、疾病的定义与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机体接触某些致敏原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反应。
二、病变累及范围及表现
皮肤表现:常为首发症状,典型皮疹为双下肢对称性分布的紫癜,开始为紫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累及上肢、躯干等部位。皮肤病变是其较直观的外在表现之一,但这只是疾病的局部体现。
血液系统相关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血小板计数正常,这与血液病中血小板异常等有明显区别。不过,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等血液指标的轻度异常,但并非以血液系统细胞数量和形态异常为主要特征性表现,所以不能归为血液病。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病可能与感染等因素关系更密切。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皮疹变化、关节症状(部分儿童可有关节肿痛)、腹痛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需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变化。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状态、接触环境致敏原等因素相关。要注意避免再次接触已知致敏原,如某些食物(鱼虾等)、药物、花粉等,同时要关注病情变化对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影响,因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紫癜性肾炎等并发症。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如典型皮肤紫癜、可伴关节、腹痛、血尿等表现,结合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检查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还要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无皮肤紫癜表现,且实验室检查等有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