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猩红热有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症状。前驱期多骤起发热伴头痛等中毒症状、咽痛且咽部充血等;出疹期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24小时内蔓延全身,有针尖大小充血性皮疹、帕氏线、杨梅舌;恢复期1周左右开始脱皮,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需注意护理。
一、前驱期症状
(一)发热
多为骤起,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40℃左右,伴有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相对更为敏感,体温上升速度可能更快,但总体遵循猩红热发热的一般规律。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热可能会对其基础疾病产生影响,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关基础疾病的反应。
(二)咽痛
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脓性渗出物,吞咽时疼痛加剧,这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发咽部炎症所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咽痛,但会表现出拒食、哭闹等异常行为,需要家长仔细观察。
二、出疹期症状
(一)皮疹特点
皮疹多在发热后1~2天出现,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严重时可融合成片。不同个体的皮疹严重程度可能不同,一些患儿皮疹可能相对较轻,而病情较重者皮疹更为密集且颜色更深。
(二)特殊体征
帕氏线:在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杨梅舌:病后2~3天,舌乳头肿胀、发红,初期白色舌苔覆盖,之后舌苔脱落,舌面鲜红,似杨梅,这是猩红热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舌部表现相对不典型,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显现。
三、恢复期症状
(一)脱皮
一般在皮疹出现后1周左右开始脱皮,脱皮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者为糠屑样脱皮,重者可呈大片状脱皮。脱皮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2~4周完全恢复。对于儿童来说,脱皮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感染,同时要关注脱皮对儿童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情况的患儿,脱皮可能会持续更久,且需要更密切的皮肤护理和感染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