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皮肤清洁;密切监测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超38.5℃且不适用退热贴等;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充足水分;新生儿患疹要精细护理,有基础疾病幼儿处理要谨慎,患病期间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一、一般处理原则
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首先要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因为患病期间幼儿的体力消耗较大,充足休息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勤给患儿更换衣物,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感染。
二、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由于幼儿急疹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监测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可以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对于38.5℃以下的发热,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
2.物理降温注意事项: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2-34℃,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患儿着凉。如果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可考虑使用退热贴等,但需遵循儿科用药的年龄禁忌等原则,尽量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复杂的退热药物。
三、饮食调整
患病期间要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助于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可以少量多次给患儿喂水或果汁等。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患幼儿急疹的情况,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护理时要更加精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体温持续不退等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处理幼儿急疹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退热等处理要更加谨慎,避免因发热等情况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同时,要关注患儿的生活方式,患病期间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