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是怎么引起的
宫颈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性传播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内源性病原体因菌群失调)、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化学物质刺激(阴道冲洗不当、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避孕药具),特殊人群如孕妇和老年女性也易患宫颈炎。
病原体感染
性传播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是常见的性传播致病微生物。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若有不洁性行为或多个性伴侣等情况,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不洁性行为后感染淋病奈瑟菌引发宫颈炎的概率明显高于性行为规范者。
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女性阴道内的一些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加德纳菌等菌群失调时,可能导致宫颈炎。女性阴道内正常菌群有一定平衡,当局部环境改变,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了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就容易使条件致病菌引发感染,进而导致宫颈炎。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宫颈可能会受到产道的挤压、扩张等而造成损伤;人工流产手术时,器械对宫颈的操作也可能引起宫颈黏膜的损伤;宫腔操作手术,如放置宫内节育器等,都可能导致宫颈局部防御机制受损,从而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尤其是多次分娩、流产或频繁宫腔操作的女性,患宫颈炎的几率相对更高。
化学物质刺激
阴道冲洗不当:部分女性过度注重阴道卫生,频繁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菌群环境,导致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宫颈炎。正常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有自净作用,过度冲洗会打破这种平衡。
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避孕药具:长期使用某些具有刺激性的女性卫生清洁剂,或者使用不合适的避孕药具,如某些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避孕套等,也可能刺激宫颈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也会有所改变,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引发宫颈炎,且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等,以降低对宫颈的损伤风险;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较容易发生宫颈炎,需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