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应该注意哪些呢
避免荨麻疹诱因需明确过敏原并注意环境因素,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且避免搔抓,饮食要合理,同时要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严重情况及时就医。
一、避免诱因
1.明确过敏原:荨麻疹可能由食物、药物、吸入物等多种因素引发,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需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具体过敏原,例如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各类海鲜;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分布有差异,儿童常见过敏原多为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成人则可能与药物、吸入性过敏原关系更密切。
2.注意环境因素:温度变化、日光照射、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清洁剂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季节交替时气温不稳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有日光性荨麻疹的患者应避免过度日光照射,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加重皮肤刺激。对于儿童,要选择温和的儿童专用洗浴产品,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水温不宜过高,37℃-40℃较为适宜。
2.避免搔抓:搔抓会使皮肤进一步受到刺激,导致组胺释放增加,加重荨麻疹症状。要告诫患者尤其是儿童不要用手搔抓患处,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方式缓解瘙痒感。
三、饮食注意
1.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致敏食物,如辣椒、花椒、芒果等。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于患有荨麻疹的儿童,要注意饮食的均衡,确保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同时密切观察饮食与荨麻疹发作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
四、病情观察与就医
1.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荨麻疹的发作频率、皮疹范围、瘙痒程度等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不同年龄患者病情变化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不适,家长要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
2.及时就医:当荨麻疹频繁发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上述严重伴随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