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儿童有疳积
儿童疳积在症状表现上有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胀、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枯黄、精神不振等;饮食上存在饮食不节、有异食癖;二便有大便不调、小便异常等情况;病史方面长期喂养不当增加风险,生活方式不规律等也有影响,不同年龄段儿童及有慢性疾病史儿童需关注是否患疳积。
一、症状表现方面
儿童疳积在症状上有多种表现。首先是形体方面,患儿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消瘦,体重不增甚至下降,体型看上去比较瘦弱,与正常儿童相比身形有较明显差异。其次是食欲不振,表现为对食物的兴趣缺乏,食量明显减少,可能会出现挑食、偏食等情况。还可能伴有腹胀,腹部触摸起来有胀满感,有的孩子还会有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枯黄等表现。另外,部分患儿会有精神不振的情况,活动量较正常儿童减少,精神状态相对较差。
二、饮食情况相关
从饮食角度判断,有疳积的儿童往往存在饮食不节的情况,比如过度喂养或者长期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等。除了食欲不振外,还可能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像泥土、墙皮等。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影响了正常的营养运化,导致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从而出现异食表现。
三、二便情况观察
观察二便也有助于判断儿童是否有疳积。在大便方面,可能会出现大便不调,比如大便干结或者溏泄等情况。正常儿童的大便通常是规律且性状适中的,而有疳积的儿童由于脾胃功能紊乱,影响了对水谷的运化,导致大便的性状和排便规律发生改变。小便方面,可能会出现小便短黄或者清长等异常情况,但相对大便来说,小便的特异性相对弱一些,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四、病史及生活方式影响
从病史来看,如果儿童有长期喂养不当的病史,比如婴幼儿时期过早添加辅食或者辅食添加不合理等,就增加了患疳积的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若儿童作息不规律,长期睡眠不足或者过度劳累等,也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可能引发疳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判断时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的特点,比如婴幼儿期是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的阶段,相对更容易出现喂养问题导致疳积;学龄期儿童如果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等,也可能引发疳积。同时,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儿童,本身脾胃功能就可能较弱,更要关注是否出现疳积相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