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疝气怎么治疗
婴儿疝气包括脐疝和腹股沟疝,脐疝多半球或圆柱状、1-2厘米左右,1岁内有自愈可能,可脐疝带压迫,避免腹压增加;部分腹股沟疝可自行闭合,要防嵌顿;超2岁未愈脐疝或嵌顿腹股沟疝需手术,脐疝多单纯缝合,腹股沟疝有高位结扎术等,术后注意护理,预后一般较好,需定期随访,家长要科学喂养呵护婴儿减少腹压增加因素
一、婴儿疝气的类型及特点
婴儿疝气主要包括脐疝和腹股沟疝。脐疝是由于脐带脱落后,脐环未闭,肠管从脐环突出所致,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直径多在1-2厘米左右,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突出明显,安静或平卧时可回纳;腹股沟疝则是因鞘状突未闭,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管突出,男孩多见,肿块可延伸至阴囊。
二、非手术治疗情况及注意事项
1.脐疝的非手术干预:对于大多数脐疝,在婴儿1岁内有自愈可能,可使用脐疝带压迫脐环,脐疝带要合适,松紧度以能压迫脐环且不影响婴儿呼吸、血液循环为宜,日常注意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会使脐疝突出更明显,不利于自愈。
2.腹股沟疝的观察:部分婴儿腹股沟疝有自行闭合的可能,需密切观察肿块情况,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剧烈活动等,防止疝内容物嵌顿,一旦发现肿块不能回纳、婴儿哭闹不止、局部红肿等嵌顿表现,需及时就医。
三、手术治疗情况及相关要点
1.手术时机选择:如果婴儿脐疝超过2岁仍未自愈,或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经手法复位失败等情况,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嵌顿疝,手术是挽救肠管等组织的紧急措施,时间越久,肠管等缺血坏死风险越高。
2.手术方式:脐疝手术多采用单纯缝合修补;腹股沟疝手术有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等,手术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减少对婴儿身体的创伤,术后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感染,密切观察婴儿恢复情况。
四、特殊人群(婴儿)护理及预后
婴儿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导致腹压增加,影响伤口愈合。脐疝和腹股沟疝手术预后一般较好,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婴儿能恢复正常生活,且复发几率较低,但仍需定期随访,观察婴儿腹部情况及疝气复发迹象等。同时,家长要注意科学喂养婴儿,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呵护婴儿,减少可能导致腹压增加的因素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