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伤寒病怎么治疗
伤寒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及并发症治疗。一般治疗需隔离休息、调整饮食;对症治疗包括降温及防治便秘或腹泻;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特殊人群可选三代头孢;并发症中肠出血要绝对卧床、监测并相应治疗,肠穿孔需禁食、胃肠减压及手术。
一、一般治疗
隔离与休息:伤寒患者需进行消化道隔离,直至临床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为止。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充足的休息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以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调整: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的量和种类需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
二、对症治疗
降温:当患者体温较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冰袋冷敷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盲目使用药物降温,尤其是低龄儿童,以防引起体温骤降等不良后果。对于成人患者,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选择合适的降温措施。
防治便秘或腹泻:若患者出现便秘,可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但要避免强烈灌肠;若出现腹泻,可给予收敛剂等药物对症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处理便秘和腹泻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温和且适合儿童的处理方法。
三、病原治疗
抗生素选择:目前伤寒的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等。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抗生素,因为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孕妇使用也需权衡利弊。此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也可用于伤寒的治疗,对于不能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是较好的替代选择。
四、并发症的治疗
肠出血:若患者出现肠出血,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红蛋白等变化。根据出血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如补充血容量、使用止血药物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肠出血情况。
肠穿孔:一旦怀疑肠穿孔,需立即禁食、胃肠减压,积极准备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儿童在发生肠穿孔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及时进行评估和手术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