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有什么症状
先天性巨结肠有多种症状,包括新生儿期胎便排出延迟、排便困难,新生儿期即出现且进行性加重的腹胀,新生儿期出现程度不一的呕吐,因长期排便不畅致营养吸收障碍的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肠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发热、腹泻、频繁呕吐等。
排便困难:新生儿期多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正常新生儿大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往往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有胎便排出,且排便费力,可能需要借助开塞露等帮助排便。随着年龄增长,仍会存在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的情况,粪便干结,难以排出。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痉挛,粪便通过受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婴儿可能表现为腹胀逐渐加重,排便间隔延长;幼儿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哭闹等表现。
腹胀:也是常见症状,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腹胀,且进行性加重。腹胀程度不一,严重时腹部膨隆如鼓,腹壁紧张发亮,可见肠型。由于肠道内容物积聚,肠管扩张所致。婴儿时期腹胀可能影响其进食,导致食欲减退;幼儿时期腹胀可能会让孩子感觉腹部不适,影响活动。
呕吐:多在新生儿期出现,程度可轻可重。轻度呕吐可能只是吐出少量奶液,严重时可吐出黄绿色胆汁甚至粪便样物。这是因为肠道梗阻,近端肠管扩张,压力增高,导致呕吐。对于小婴儿,呕吐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如果是严重呕吐伴有胆汁或粪便样物,需要警惕肠道梗阻加重的可能。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长期排便不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身高也可能低于同龄儿。尤其是在婴儿期,这种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较为明显。因为肠道功能异常,影响了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对于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需要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的增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其他表现: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肠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发热、腹泻、频繁呕吐等。肠炎的发生与肠管扩张、粪便淤积导致细菌滋生有关。如果患儿出现发热、腹泻加重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因为肠炎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肠炎可能会对其身体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