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如何治疗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暴露后要及时综合处理,包括伤口用肥皂水等清洗、不宜缝合包扎,Ⅲ级暴露需接种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重症监护与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控制神经系统症状、营养支持,且不同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疾病者等治疗需精细调整,治疗要循证医学规范操作以提高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
一、暴露后综合处理
1.伤口处理: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如条件允许,可用碘附等消毒剂局部消毒。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2.疫苗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关键。一般分为狂大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若为Ⅲ级暴露(单一或多处皮肤撕裂伤或出血性咬伤、抓伤,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等),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即时的被动免疫保护。
二、重症监护与对症支持治疗
1.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对于休克患者,需积极进行液体复苏等循环支持措施。
2.控制神经系统症状:狂犬病患者常出现狂躁、痉挛、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等控制抽搐等症状。同时,需为患者提供安静、避光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以降低患者的兴奋性。
3.营养支持: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需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需求。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过程中需更加精细地监测和处理神经系统症状,避免因抽搐等情况导致更严重的脑损伤。同时,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其恐惧情绪。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在进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措施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考虑生理期等因素对身体状况的影响,男性患者也需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依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指南进行规范操作,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