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由HHV-6或7型感染引起,有发热、出疹及轻微消化道等症状,发热期突发高热持续3-5天,出疹期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红色斑丘疹,具自限性,护理要保证水分摄入、关注精神和皮疹变化。
一、发热阶段
1.高热表现:
多见于6-18月龄的婴幼儿,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或更高,且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体温波动较大,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轻度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一般精神状态尚可,这是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在应对病毒感染初期主要以发热来启动免疫反应,虽然体温高,但机体整体状况相对维持在一定水平。
此阶段需密切监测体温,由于低龄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但需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幼儿皮肤薄嫩,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二、出疹阶段
1.皮疹特点:
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mm,首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迅速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一般24小时内出齐。
出疹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状态多较发热时明显改善,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结束,机体进入免疫反应清除病毒后的恢复阶段,皮疹的出现是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种表现,通过皮疹的散发将病毒排出体外。
出疹期间无需特殊处理皮疹,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因为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搔抓易导致皮肤损伤引发感染。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轻微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与病毒感染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病毒感染容易干扰胃肠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但一般症状较轻,随着病情恢复可逐渐缓解。
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在护理幼儿急疹患儿时,要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做好相应护理,如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发热和出疹都会使患儿水分丢失增加,鼓励患儿多饮温水或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关注患儿精神状态和皮疹变化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皮疹异常增多、发热反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