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荨麻疹怎么治疗
荨麻疹的应对包括避免诱因,如明确并避免食物、药物、感染等多种诱因,记录饮食日记等;药物治疗方面,抗组胺药是一线药物,第二代副作用轻,糖皮质激素用于危急情况且不宜长期用,慢性顽固性用免疫抑制剂需谨慎;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防搔抓、选儿童剂型并关注病情,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及副作用。
一、避免诱因
荨麻疹的发生可能与多种诱因相关,如食物(鱼虾、坚果等)、药物(青霉素等)、感染(病毒、细菌等)、接触物(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等)、精神因素等。应尽量明确并避免这些诱因,比如记录饮食日记以发现可能的食物诱因,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物质等。对于有感染因素的患者,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有助于控制荨麻疹发作。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相对较轻,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有效缓解瘙痒、风团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差异,儿童使用抗组胺药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合适剂量,且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的患者,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不适合长期使用,因为可能会带来较多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
3.其他药物:对于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可能会用到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环孢素等,但这类药物使用需谨慎,因为其副作用相对较多,要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荨麻疹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在选择药物时,要选用儿童专用的抗组胺药物剂型,如糖浆剂等,且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药物剂量。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患荨麻疹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优先采用局部冷敷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注意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抗组胺药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