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如何治疗
荨麻疹的防治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方面抗组胺药物是一线药物,严重情况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难治性用免疫抑制剂,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要排查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并关注特殊人群情况以减少发作、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一、避免诱发因素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众多,如食物(鱼虾、坚果等)、药物(青霉素等)、感染(病毒、细菌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接触物(某些化学物质等)、物理因素(摩擦、冷热、日光等)以及精神因素等。不同个体的诱发因素存在差异,例如过敏体质人群可能更容易因食物或药物引发荨麻疹,有慢性感染病灶的人群则需留意感染对病情的影响。生活中应尽量排查并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发挥作用,能有效缓解风团、瘙痒等症状。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相较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其嗜睡等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更适合白天需要正常工作学习的人群。对于儿童患者,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抗组胺药物,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谨慎选用。
2.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荨麻疹等情况。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所以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三、免疫抑制剂
对于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但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使用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荨麻疹的治疗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适合儿童的抗组胺药物剂型。同时要注意避免因搔抓等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孕妇:孕妇患荨麻疹时,药物的选择需权衡利弊。一些抗组胺药物在孕期的安全性需要谨慎评估,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的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等情况,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