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特征
髋关节脱位有疼痛表现,成人后脱位患肢屈曲、内收、内旋畸形且短缩,前脱位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儿童有步态异常等畸形及活动受限,还可能合并坐骨神经等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不同年龄段损伤表现有差异。
一、疼痛表现
髋关节脱位时,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较为尖锐且持续存在。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髋关节脱位导致的疼痛都会影响其正常活动,例如儿童可能会突然哭闹不止且拒绝活动患肢,而成人则会因疼痛难以行走或站立。疼痛的程度与脱位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脱位时疼痛通常更为剧烈,这是因为关节结构的异常改变对周围神经等组织产生了明显刺激。
二、肢体外观及活动异常
1.畸形表现
成人髋关节后脱位:患肢会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形。从外观上看,患肢短缩,与健侧肢体对比长度明显不同。这是由于髋关节后脱位时,股骨头从髋臼后方向内下方移位,导致肢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成人髋关节前脱位:患肢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同时肢体长度可能会变长或基本正常。这是因为股骨头向前方脱出髋臼,使得肢体的位置出现相应变化。
儿童髋关节脱位:幼儿髋关节脱位时,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如单侧脱位时走路呈跛行状态;双侧脱位时则表现为鸭步,即走路时臀部左右摆动明显。外观上可能观察到双侧腹股沟皱纹不对称等情况。
2.活动受限: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髋关节脱位后都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患者无法正常进行髋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动作,例如不能自如抬腿、旋转下肢等。这是因为髋关节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受到阻碍。
三、神经血管相关表现
1.神经损伤相关
坐骨神经损伤:在髋关节后脱位时,容易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下肢后侧及足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等。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不到足部的触碰,或者无法正常抬起脚背。儿童髋关节脱位时,如果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损伤可能对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其他神经损伤:不同类型的髋关节脱位还可能累及其他神经,但相对较少见。
2.血管损伤相关:严重的髋关节脱位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如髋关节后脱位时可能损伤股动脉等。可表现为下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对于儿童来说,血管相对较细,髋关节脱位导致血管损伤时,更需要及时处理,因为血管损伤可能影响肢体的血供,进而影响肢体的存活和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