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门脉高压症主要有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脾大及脾功能亢进等临床表现。腹水形成与门脉高压致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及淋巴液生成增多有关,大量腹水可致腹部膨隆等表现;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破裂出血致呕血、黑便等)和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脾大是因脾脏长期淤血,脾功能亢进时脾对血细胞吞噬破坏增加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一、腹水
形成机制:门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导致的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腹水形成。一般来说,腹水是门脉高压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大量腹水时可表现为腹部膨隆,状如蛙腹,患者可能会有腹胀、呼吸困难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小儿可能因腹水导致腹部外形改变更明显,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同时合并心肺功能问题,腹水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突出;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进而出现门脉高压的患者,腹水形成与长期饮酒造成的肝脏损害密切相关;有慢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其腹水形成是疾病进展至门脉高压阶段的表现。
二、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时,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曲张的静脉可因粗糙食物、胃酸反流等因素导致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不同年龄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不同,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男性患者若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速肝硬化进展,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几率;有乙肝病史等的患者,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疾病发展的结果。
腹壁静脉曲张: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导致腹壁静脉迂曲扩张,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外观呈海蛇头样。
三、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脾大:门脉高压时,脾脏长期淤血导致脾大,一般质地较硬。不同年龄患者脾大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小儿脾大可能影响其腹部外观及生长发育相关指标;老年患者脾大可能因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而需要更谨慎评估;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肝毒性物质的人群,脾大可能更早出现;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脾大可能与原发病及门脉高压共同作用。
脾功能亢进:脾大时,脾对血细胞的吞噬破坏增加,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白细胞减少易致感染,血小板减少易致出血倾向,红细胞减少可致贫血、乏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