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三横突综合征具有多种症状,包括常见的腰部慢性隐痛或急性发作且劳累等后加重、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过膝的放射性疼痛;腰部前屈等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患侧侧弯受限更明显;腰三横突尖端有明显局限性压痛,有时可摸到条索状或结节状硬结;患侧腰部肌肉出现痉挛呈条索状等。
腰三横突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几类症状:
疼痛症状:
腰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慢性腰部隐痛,有的患者可呈急性发作。疼痛程度不一,急性发作时疼痛较为剧烈,可牵涉到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一般在劳累、久站、久坐或腰部活动过多后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人群因生活方式等差异,症状表现可能略有不同,比如中青年人群因工作中腰部活动较多,可能更容易在劳累后出现疼痛加重;老年人群由于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退变,疼痛可能相对更顽固。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在孕期女性,由于腰部负荷增加,可能会使腰三横突综合征相关疼痛更易出现。
放射性疼痛:疼痛可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但一般不过膝,这是因为腰三横突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其传导的疼痛信号可扩散至相应区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频繁扭转或侧弯等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因为这些活动会加重腰三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刺激神经。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均可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尤其是向患侧侧弯时受限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腰部疼痛以及腰三横突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等因素,导致腰部活动的灵活性下降。对于有腰椎病史的患者,本身腰椎的稳定性就较差,腰三横突综合征会进一步加重腰部活动受限的程度,使日常的弯腰、转身等动作变得困难。
局部压痛:在腰三横突尖端处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有时可摸到条索状或结节状硬结,这是腰三横突综合征较为特异的体征。压痛部位相对固定,用手指按压该部位时,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反应,通过按压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位置。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既往有腰部外伤史,那么腰三横突处的压痛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外伤可能导致腰三横突周围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炎症等改变。
肌肉痉挛:患侧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感觉肌肉紧张,呈条索状。肌肉痉挛是机体对疼痛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目的是限制腰部的活动,以减轻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痉挛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下降,影响腰部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腰三横突综合征导致的肌肉痉挛可能会对腰椎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更加重视早期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