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有发热、过敏反应、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呼吸系统症状;慢性期有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有症状型包括肠道症状、肝脾肿大及其他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在各期症状中可能受不同程度影响。
一、急性期慢性血吸虫病症状
1.发热:是急性期最主要的症状,热度高低、期限与感染轻重相关,热型以间歇热最常见,其次为弛张热,体温多于午后升高,傍晚达高峰,次晨可降至正常,发热期限短则数天,长可达数月,轻症发热不显著,重症及合并感染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呈稽留热。儿童患者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等,需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变化。
2.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多见于发热期,以荨麻疹样皮疹最常见,一般数量不多,2-3天内消退,部分患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过敏反应与机体对血吸虫抗原的超敏反应有关。
3.消化道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轻症每日3-5次,可带血和黏液,重症腹泻次数频繁,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食欲减退、消瘦等,儿童患者可能因消化道症状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4.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有肝肿大,伴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左叶为著,是由于虫卵沉积引起门静脉周围炎症、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细胞增生所致,部分患者有脾肿大,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淤血有关。
5.呼吸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咳嗽、胸痛、气促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点状、云雾状或雪花状浸润阴影,一般1-2个月内可自行吸收,这是虫卵引起的肺组织变态反应所致。
二、慢性期慢性血吸虫病症状
1.无症状型:此型最为常见,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仅在粪便检查或体检时发现虫卵,或在流行病学调查时被发现,多见于轻度感染或感染后已建立有效免疫应答的患者,儿童患者若处于无症状型,可能生长发育不受明显影响,但仍需定期监测。
2.有症状型
肠道症状:最为常见,患者可出现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样大便,每日2-3次,大便稀薄,可带血及黏液,时有腹痛,左下腹可触及轻度压痛的条索状肠壁,部分患者有肝区隐痛,儿童患者肠道症状可能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长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缓。
肝脾肿大:肝肿大较为常见,质硬,表面可触及小结节,脾呈不同程度肿大,门静脉高压患者可出现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儿童患者肝脾肿大可能影响其腹部外观及内脏功能发育。
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若长期受慢性血吸虫病影响,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