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性伴侣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棉质宽松内裤;药物治疗用抗真菌药,局部或口服视情况而定;女方患病时男性伴侣要检查治疗;妊娠期优先局部用药,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减少复发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每日可用清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破坏阴道正常菌群。例如,正常阴道环境有一定的酸碱度和菌群平衡,过度清洗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增加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注意这一点,如长期久坐、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更需重视外阴清洁的适度性。
2.更换内裤:勤换内裤,内裤宜选择棉质、宽松的,以利于透气,防止霉菌滋生。不同年龄段人群,如青春期女性、更年期女性,都应注意内裤的材质和更换频率,青春期女性活动量大,更易出汗,需更频繁更换内裤;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要注重内裤的清洁和更换。
二、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能有效缓解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如瘙痒、白带异常等。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可选择局部用药,而未婚女性等不宜局部用药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但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年龄人群在用药选择上需谨慎,儿童一般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除非有明确指征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使用。
三、性伴侣治疗
1.男性伴侣处理:男性霉菌性包皮龟头炎常无症状,但可能是传染源,因此女方患霉菌性阴道炎时,男性伴侣也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如局部清洗等,以避免交叉感染。不同性别在性传播方面的风险和处理方式不同,男性在性伴侣患病时的检查和处理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较为常见,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因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要根据妊娠期不同阶段,如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综合考虑用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医生需详细评估病情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除了针对阴道炎进行治疗外,还需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等,以减少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