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有特定发热特点及皮疹表现,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和病毒学检查,需与风疹、麻疹、猩红热鉴别,免疫功能低下及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需特殊注意观察和护理。
一、临床表现
1.发热特点: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持续3-5天,体温波动较大,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轻微烦躁、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
2.皮疹表现:体温通常会在3-5天骤退,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首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在1-2天内出齐,1-2天内又逐渐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和脱屑。这是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调节使得皮疹出现和消退的过程。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在发热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这是因为病毒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细胞变化导致血常规出现这样的改变,淋巴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病毒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特异性抗体,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IgM和IgG抗体。如果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效价呈4倍及以上升高,有助于确诊幼儿急疹;或者直接检测患儿血液、唾液等标本中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核酸,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如PCR)可明确病毒感染情况。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风疹:风疹患儿一般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可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增多,并且有风疹接触史等可资鉴别。
2.麻疹:麻疹患儿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开始,逐渐波及面部、躯干和四肢,口腔颊黏膜可见Koplik斑,有麻疹接触史等可鉴别。
3.猩红热:猩红热患儿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等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有链球菌感染证据等可鉴别。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由于其自身免疫防御能力较弱,感染幼儿急疹后可能病情相对较重,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皮疹表现也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幼儿急疹发热期间,要注意监测心率、呼吸等情况,因为发热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等,需要加强护理和病情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