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不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有不同部位症状表现,婴儿期与成人期诱因有别,可通过皮肤镜检查、真菌检查辅助判断,需与头皮银屑病、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一、症状表现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眉弓、鼻唇沟、眼睑等)、胸背部等。
头皮部位:典型表现为头皮出现红斑,上面覆盖油腻性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渗出、结痂,甚至头发稀疏、脱落。儿童头皮脂溢性皮炎可能表现为头皮弥漫性红斑、油腻性鳞屑,有时可累及耳后、颈部等部位。
面部:在眉弓部位,可见淡红色斑片,上覆鳞屑;鼻唇沟处可为淡红色油腻性斑片;眼睑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常伴有轻度瘙痒。
胸背部:表现为前胸、后背等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面有油腻性鳞屑,有时皮疹呈环状分布。
二、病史与诱因考量
年龄因素:脂溢性皮炎在婴儿期(出生后2-10周)较为常见,称为婴儿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成人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感染、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如高糖、高脂饮食)、免疫功能失调等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过度清洁皮肤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例如,过度清洁头皮可能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导致皮脂腺分泌代偿性增加,从而诱发脂溢性皮炎。
病史情况:有家族中有类似皮肤疾病患者,或既往有其他皮肤疾病史(如特应性皮炎等)的人群,患脂溢性皮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三、医学检查辅助判断
皮肤镜检查:通过皮肤镜可以观察头皮等部位皮肤的细微结构,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镜下可见头皮有红斑、油腻性鳞屑,毛囊口有鳞屑等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
真菌检查:对于怀疑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脂溢性皮炎,可进行真菌检查,如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如果在病变部位发现马拉色菌,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例如,在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鳞屑中镜检发现马拉色菌的阳性率较高。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头皮银屑病:头皮银屑病的红斑边界清楚,鳞屑较厚,呈银白色,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现象,头发呈束状,与脂溢性皮炎的油腻性鳞屑有所不同。通过皮肤表现和病史等可进行鉴别。
玫瑰糠疹:玫瑰糠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典型皮疹为椭圆形红斑,上面有糠状鳞屑,一般无油腻性,与脂溢性皮炎的好发部位和皮疹特点不同。
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的病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去除诱因后皮疹可较快消退,与脂溢性皮炎的慢性反复发作及无明确接触史等特点不同。



